可能被母亲的手艺惯坏了,或者是家乡盛产大米,去北京上学之前我是不喜吃面的。
但求学之旅,最经济实惠省时省力的面条一定是学生的不二之选。
回到家乡就业,面条更是不得不提及的特色,也就喜欢上了吃面,容易却不简单。
年近而立,妻子怀孕,想带她出去走走瞧瞧。想到对往昔台北故宫的向往,还有刚刚恋爱时的规划,不如说走就走。
父母都去过台湾,对台湾牛肉面赞不绝口,并非什么百年老号,仅仅街头巷尾的小店就有着不错的风味。
怀着对比“舶来”与“地道”差别的想法,出发之前特意去万象吃了碗“老张牛肉面”,台湾之行的动机就从故宫变成了“牛肉面之旅”。
总得来说,台湾之行最让我遗憾的就是:回家以后再也吃不到这么好吃的大块牛肉面了!
下飞机,拖着行李,没办入住便想先吃碗面,来到西门町“牛店精燉牛肉面”,与西门町其他门店不同,他家卖完当日分量就早早关门了,我俩只能选择隔壁更有名的金锋卤肉饭。
第一天有些遗憾,但紧接着就有惊喜。
第二天九份之行,老街定是有不少好吃的,本是没想吃面的。下雨天青石板路湿滑,为了不让怀孕妻子太辛苦,我们选择了老街看起来环境最好的一家店。
不知道是食物本身造就面的可口美味,还是热气腾腾的面改变了看街道的心境,之前没做攻略的一家却给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味蕾体验。
对我来说,他家口味在我心里评分最高的原因是:在牛肉面本身都很好吃的前提下,配菜真的加分。
一天的旅途,吃上这么一碗面,方才觉得九份很美,没了游客往来摩肩接踵的喧嚣。
我在花莲待了两天,时间比较充裕,花莲本身不大,但是能吃的东西不少。
口福牛肉面也是天梯榜中名店,定要去探探。
下午五点开业,我四点半就去了,生怕这种名店像在台北的牛店一样吃不到,早早排队。但是老板告诉我:我家没有那么火爆,可以在附近转转,有几家可以吃的甜点奶茶,开开胃也好。
台湾同胞,尤其是花莲,我觉得民风之淳朴真的远超我想象。
不太会为了赚一点钱,就放弃了享受生活的本质,一种小富即安之感。
说回牛肉面,口福这家店我觉得有大陆面店的感觉。
一口大锅,小菜配菜齐全,很像每个人家楼下都有的那么一家面店。简简单单没什么惊艳,但是这个汤有一种回甘,很有意思,符合花莲的气质。
再度回到台北,去了心心念念十年的台北故宫。
步行时间长了妻子不舒服,直接去她点名要去的林东芳牛肉面,台湾网红店,他家说第二别人不敢说第一的感觉。
一楼都是排队等待的顾客,我原以为本地人不会来这种店,没想到本地人也有一半,可见实力。
林东芳擅长运营,每天接触的顾客多了,商业模式也起来了,倒是没影响品质,这是为什么大陆网红店一般有个时效性,但林东芳还算经久不衰。
一口吃下去,你就知道了这家面为什么受欢迎,老话说众口难调,但林东芳绝对不是。
吃面这么多年,很少有能把面做到方方面面都8分以上的。很多环境好店的大多面没味道,面好吃的老店,服务又跟不上,他家没有短板,提供的牛油辣油是特色。
虽然林东芳在我心里排第二,但如果在台湾只吃一碗面,那还是可以选他家。
最后一天的行程,选择了建宏牛肉面。
路上打车跟司机师傅闲聊,说第一天没吃到面,师傅很善解人意说:“那家不去不遗憾,我去过一次,不如建宏,建宏我总吃。”
建宏上了2019米其林必比登推荐榜单。我以为是一个很讲究的大馆子,但是店面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就是大排档的感觉,绝对是本地人吃面的地方。
调味品的陈列,赠送的茶饮,就是每个人单位楼下都有的简食快餐,跟大陆各色老面馆相比无二。
据说汤和面都可以加,但是我自己吃一碗都有点费劲,量太大了,性价比超高。吃起来最大的不同是味道没有那么浓厚,有点淡淡的清香。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为什么写牛肉面,你不写牛肉呢?
因为每家的牛肉都是大块,纹理清晰可见,软嫩入味。
如果你跟我是同龄人,小时候看到康师傅方便面上的牛肉照片幻想牛肉味,我可以负责任的说,来台湾尝尝吧,比你想的还精彩。
花莲那天,和一位健谈的出租司机聊天,谈他以前的工作,聊我这两天吃面的感受。
下车的时候司机说了一句话:欢迎来花莲,好好享受假期,我们两边要共同努力,我也想去大陆看看!还没等我想说点什么,车已远去。
书生意气,鼻头一酸。如若有机会一桌吃碗面,希望不再说两边,而是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