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一个沉默的器官,发生异常往往令人难以察觉。一旦出现疼痛等明显症状时,往往为时已晚。肝癌也是如此,肝癌患者早期几乎没有明显症状,等发现时,已经属于中晚期,回天乏力了,故而以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被人们称为“癌症之王”。
我国作为肝炎大国和肝癌高发国家,基本都是“肝炎—肝硬化—肝癌”的三部曲。在闻癌色变的同时,错失阻断癌症进程的机会,甚至以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为肝癌的发生“添柴加火”。
在世界范围内,约80%的肝癌病例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尤其是在已发生肝硬化或晚期肝纤维化的情况下。 肝炎病毒是能感染肝脏,造成肝细胞破坏的病毒。两种常见类型是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性肝炎是世界范围内肝癌的最大危险因素。丙型肝炎比乙型肝炎更常见,因为没有预防丙型肝炎的疫苗。
一些研究分析表明,相比未感染人群,乙肝病毒感染者患肝癌的风险高15-20倍。其他研究的数据可能有差异,总体而言,感染者的肝癌风险比未感染者高10-100倍。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超过2%的国家已经增加了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然而现实情况是,国外早期肝癌往往是在体检中发现的,及早干预使得治疗效果理想,病人生存率高。由于我国公众健康教育缺乏,肝癌患者往往一发现就已到了中晚期,导致治疗效果很差。肝癌高危人群应该定期进行肝脏专项体检,包括乙肝两对半、肝脏B超等。乙肝“大三阳”的患者和年过四十五岁的小三阳患者应该每半年体检一次,四十五岁以下的小三阳患者可以每年体检一次。
所以,我们应该重视自己平时的体检,要定期体检,全面体检,及时排查,一旦发现自己身患肝炎,就要及时今早治疗,才能减少、杜绝患肝癌的风险。如您想了解更多,欢迎评论和私信,或者来电咨询:0731-82254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