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的长期胜利都是价值观的胜利
任正非曾指出,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
任何一个商业组织,财富的产生和持续扩张,最根本或者唯一的源泉,就是客户。
三十四年以来,华为持续进行组织变革,但变革只有一个聚焦点,围绕着以客户为中心这个方向进行变革。
田涛说,华为之所以有今天,靠的是这个组织有一种强大的精神气质——奋斗,即个体和群体的奋斗精神。
那靠什么机制来驱动60、70、80、90后四代人保持奋斗?
相当重要的一点是,华为选择了“以奋斗者为本”的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的准则。
华为始终坚守以责任结果为导向的考核机制,按照实际贡献选拔干部。
任正非有很多形象化、军事化的语言,比如“上甘岭上选拔干部”,在最艰苦的战场选择最优秀的干部。
金一南也曾分享过:美军干部晋升是将“有没有上过战场”、“有没有和敌人面对面打过仗”、“有没有负过伤”,作为美军军官晋升的唯一标准。
简单地说,就是主张把指挥所建立在听得见炮声的地方,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呼唤炮火。也就是华为价值观中的“以奋斗者为本”。
在激励层面,秉承“不让老实人”吃亏的原则,华为财富、权力分享机制更倾向于那些面向客户的显性和隐性需求,能为组织创造价值的人。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也会变得大而傲、大而封闭、大而惰怠,这种大组织病最大的危害是,会让一个好的文化理念随着时间推移发生改变。
华为如何始终坚持价值观不走样地落地和实施?很重要的一点是“长期坚持艰苦奋斗、长期坚持自我批判”。
只有时刻保持警觉意识,企业未来才能走得更稳、更好。
核心价值观、文化的力量、精神的力量,是构成华为这家伟大企业34年发展史的最核心基础。
2、企业该如何面对“失败”?
很多创业者害怕失败,只有经历过“失败”的老炮才会告诉你,防守是守不来成功的,只能依据环境变化主动寻求出击。
因为创新和变革就是企业永续发展的秘诀,变革也是企业进步之魂。
但创新也意味着破坏,变革亦伴随着动荡,过早实行制度与流程变革,会扼杀掉英雄,也会阻碍组织快速成长。
如何把控创新与秩序的均衡,如何拿捏变革的节奏与分寸恰恰是企业管理的真正难点。
很多早期的企业依赖高度自由,“踩到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在法律许可的条件下,最少的畏惧心和最大的冒险精神是创始企业必需的原始基因。
但随着企业发展,你会发现问题与绝望才是企业变革的动力和温床。所以没必要恐惧危机,迎着枪林弹雨冲锋,恰恰也是战士变强的基础。
华为历次重大变革的成功很重要的一点,也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一点,就是它非常留意组织的保守性和渐进性,以及前瞻力和把控力。
那么华为为什么每一次都将变革的火候拿捏得那么准?奥秘还是在客户满意度,这是华为一切变革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1755年,法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坎博龙将企业家精神定义为“承担不确定性”,真正有企业家精神的人,善于在不确定性中抓住机会,也敢于在不确定性中承担责任。
我们正处在一个充满各种不确定性的时代,企业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面对失败,不断解决问题。
这个过程中,企业既要学习华为的“功高不自傲”,又要学习海底捞的“败时不气馁”。听惯了“成功学”,也要好好学“失败学”,学会在失败时如何保持“体面”。
3、伟大的组织,在逆境中成长
我们总在讲一家公司的经营,从头部使命愿景价值观,到腰部的治理架构,再到腿部坚韧扎实的执行力量,缺一不可。
但你是否清楚,真正意义上的“使命驱动,文化驱动”,是体现在一家公司经历低谷,面临困难的时候。
为什么是我们这一群人,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和艰难的环境中,可以真正的拧成一股绳,发挥出组织的力量,来源于我们是否相信我们的使命,相信我们的组织,相信我们可以为这个社会创造价值。
企业经营和发展会遇见各种问题,解决问题的核心是解决人,有的组织可以披荆斩棘,有的组织如蒲公英遇风即散。
所以我们说,一支伟大的组织,是在逆境中被打磨,在逆境中成长。
长征,就是在挫折与失败中寻找重生希望的历史,是把走投无路的败退转为走向新胜利的历史。
4、逆境是企业最好的洗礼
没有经历过失败的将军,很难真正理解战争。没有经历过艰难时期的企业,很难真正理解竞争。
逆境是给那些有能力、有抱负的人和组织提供大好的成长机会。为什么优秀的组织能在逆境中脱胎换骨,甚至把逆境变成机会?
因为在逆境中,优秀的领导者可以最大程度发挥团队的潜能,为组织赢得生存和突破的机会,更主要的是为组织打下走向卓越的根基。
从长征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呢?
(1) 以内心之火重燃大家的希望
越是在逆境中,领导者越不能放弃,越是在不确定的环境中,领导者越要给予组织以充分的信心。
蒙哥马利是二战时期英国著名元帅,他在回忆录里讲:“一个指挥官最宝贵的品质,在于他在计划与作战行动中传播信心的能力,尽管在他内心对结局并没有太大的把握。”
即使对结局并没有把握,领导者也必须要把信心传递给组织的每一个成员。
没有土城之战的失败,就不会有四渡赤水。土城之战中,红军阵地在川军的攻势下开始动摇,这时朱德主动要求上前线。
他说,在紧急的时刻,唯有指挥员的决心是稳定战局的精神力量。朱德在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以身作则,使整个军事士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这就是领导者,他能够在组织处于逆境时,以自己内心之火重新燃起大家的希望,给以组织信心。
(2) 一切为打赢
领导者有了坚定的信念以后,接下来就要鼓舞士气,在逆境中,就是重新燃起对战斗的渴望和对胜利的信心。
想打,愿意打,更重要的是相信一定能打赢。
如果你的团队士气不振,再好的规划也没用,好的领导者都很关注士气。
四渡赤水过程中有一场非常著名的战役——娄山关战役。虽然战役的规模不大,但具有重要意义。
因为长征以来红军一直在失败,急需一场胜利来提振士气,娄山关战役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所以,娄山关战役胜利之后,张闻天说:我们有希望了,我们有办法了,我们不是逃命了。红军因此而士气大振,对于四渡赤水的完成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什么样的部队叫好部队?一听打仗就嗷嗷叫。
什么样的军官是好军官?既要会打仗,还要会带兵,而带兵核心就是要鼓舞士气,最好的鼓舞士气的方式就是带团队打一场胜仗。
所谓“兵败如山倒”,背后原因就是士气的崩溃。
(3)上下同欲者胜
作为领导者,一定要跟士兵同甘共苦,同生共死,那么,任何对手都可以打败。
和下属一起战斗,与下属同甘共苦的行动,在困境之中比任何语言都重要。
《拯救大兵瑞恩》中,为什么要不惜那么多人的生命代价,去寻找瑞恩这一个人?因为领导要通过这种方式告诉组织的每一个成员,组织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抛弃你。
《亮剑》中,李云龙当团长时,当看到张大彪的一营没冲出包围圈,李云龙当时就说了一句话:“独立团从来没有抛弃过自己的兄弟!”立刻杀了回去。
有过这种同命运共生死的体验,组织才能真正承受任何的苦难。
信任是领导力的前提,团队间的高度信任是好的团队最突出的特点,在逆境中尤其重要。
(4)伟大的组织有其伟大的价值追求
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应该强化团队的战斗力与凝聚力。伟大的组织其伟大之处在于它有伟大的价值追求。
为什么今天很多企业使命、愿景、价值观得不到员工认可?因为那是领导自己提出来的,贴在墙上的东西。
真正好的使命、愿景、价值观,一定要从下往上提炼出来,并不断得到执行。
作为领导者,你要去了解员工生存的需求,了解客户真实的需求,这样提炼出来的使命、愿景、价值观才是真正有群众基础的,才可以真正落地。
好的价值观是让组织的每一个成员发自内心地感受到跟自己相关。
红军这个组织,当时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装备极差,每天面临的是生与死的考验,但就是不溃散。核心就是他们从上到下都知道为谁而战,为何而战。
在逆境中,这就是最核心的力量。
领导者要带领着团队一起去战斗,去相信这是一场一定要胜利也一定会胜利的战斗。
5、逆境会逼着你的组织脱胎换骨
一个优秀的组织,是在逆境中千锤百炼的。《汉书》里有一话,“善师者不阵,善阵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亡。”
所有人都会经历失败,但最忌讳的是,胜则一日千里,负则一败涂地,伟大的组织可以接受失败,但它永远都会有涅槃重生、卷土重来的机会。
长征锻造了一支铁的军队,长征活下来的人,都是精英。这些人都相信,这样的苦难都经历过了,再没什么苦难不可以承受,逆境会逼着组织去脱胎换骨。
逆境会让你看出谁是真正的骨干,谁只是你的同路人;逆境会让你真正认清楚自己的核心优势和致命弱点。
更重要的是,逆境会迫使你去升级自己的竞争优势,提升组织的能力,跟对手拉开距离,更加敏捷地去接受挑战。
经历过逆境的团队,你才会发现你的组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你会发现你可以走以前根本不敢走的路,打以前你根本不敢打的仗,下以前你根本不敢下的决心,取得以前你根本不敢取得的胜利。
因此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优秀的企业离不开优秀的组织,优秀的组织一定经得起磨难,能够在逆境中不断地进化和发展。
<<<酵母总裁班 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