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只要活着,就不可能没烦恼。有小烦恼,有大烦恼,甚至有无法解决、把人逼到走投无路的烦恼:
永远的都治不好的慢性病
无法偿还的贷款
婆媳同居僵持的关系
职场上不得不每天见面讨厌的同事
…
无论自己怎么挣扎,怎么努力想办法解决,还是改变不了现状,还是摆脱不掉烦恼。
说到底,烦恼的根源就是精神上感到的压力。如果能从根本上把压力源切断,那烦恼也就不复存在。问题是,有的压力可以铲除,而有的压力却无能为力。
面对束手无策的压力,我们该怎么办?
有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就是『与人相谈』。找个人商量、谈话、互相交流。
看到这里肯定会有朋友反驳说:“很多事就算是找人商量,也根本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啊!难道说,找个人商量,癌症就会治愈?就会有人帮我还上贷款?”
其实,这里想传递给大家的信息是,不是如何解决实际问题,而是通过『相谈』,找个人说话,来缓解精神上的压力。就算问题不能解决,但是通过找个人商量、谈话,90%的压力都会消失。这在国外临床心理学上是有确切的科学数据佐证的。有点类似于人们所说的“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说完感觉到轻松敞亮。
人们总是有一个错误的心理认知:认为反正不管跟谁商量,问题终归是解决不了。干脆不对任何人讲,一个人默默地扛下来就算了。结果,问题越积累越深,压力越来越大。而当事人也会倍感孤独无助。本来是可以通过有效途径解决的苦恼,因为错过发泄的时机,就像无限膨胀的气球一样,越来越大,压得人无法呼吸。
而所谓的『相谈』,正是给这个气球泄气的道具。把压力通过『相谈』这种手段,让它被慢慢释放掉。虽然实际问题并没有被解决,但是压力一旦被释放掉,心理的不安自然就会消失。不安消失后,人也会变得轻松。人在轻松的状态下,自然会变得冷静,在这时也能静下心来寻找解决方案,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心理学上,有相关的科学研究表面,通过活跃大脑的语言领域,确实可以有效抑制感情领域的波动。商量、交谈时,压力会被语言具象化。人的大脑通过输入语言或文字情报,来达到铲除不安的目的。心理学上的『情报输入输出大脑』,说的再具体一点就是,通过读书或听别人讲话,解释或说明某种问题。然后再把自己现阶段的境况,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或者将所闻所想写成日记、文章,通过文字表达出来。总之就是,通过语言情报,文字情报,适时地表达出来。
因此,感觉自己快走投无路了,觉得烦恼都快把自己逼疯了,仅仅是通过『相谈』——与人商量、交流,90%的不安都会迎刃而解。不安的消失,自然会让人安心,变得轻松。就算是问题没有被解决,但当事人不会再那么痛苦了,不会折磨逼迫自己了。
然而,在汉语言文化圈,尤其是中国人,大部分人都不善言表,甚至说、羞怯于与人相谈,尤其是涉及到自己隐私的问题,总是硬着头皮,认为抗一抗就能挺过去。其实这正是心理疾病的根源所在。
从今天起,有意识地训练自己与别人交流的能力,时常告诉自己通过语言的表达,可以让人变得轻松、舒畅,与此同时也能够冷静地解决问题,自然就不会感到无能为力,或者走投无路了。
大家好,我是森前辈!全网同名(公众号ID:life-friend-sen)
大家可以叫我“森先生”,也可以叫我“森前辈”(这只是个称谓,并不是要以长者自居,只是觉得这样,彼此的距离会更近些)。我每周都会持续更新原创内容,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