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这是大多数人的随口挂嘴边的话。
每逢开学季,又有一大批年轻人背上行囊,告别父母,远离家乡,来到了大城市求学。
三四年后,各奔东西,他们中间有很多人怀揣着希望和梦想,留在了城市里打拼,再过几年,有人离开了,还有一部分人在纠结着到底是去还是留。
一茬一茬的新人来,一波一波的旧人走,繁华锦绣的背后,往往是刺骨的冷冰和残酷!
每天累成狗,站在拥挤的地铁里都能睡着;没时间做饭,说实话也没那精力和心情做饭,随便点个外卖,楼下的小吃店对付一口算了;工资和大姨妈一样,一月来一次,一周就没了;逼仄的出租屋,不仅抑郁了身心,还掏空了钱包,每次交租都是撕心裂肺、泪眼婆娑...
问题来了:既然这么苦,这么累,活得这么憋屈,那为什么还要死乞白赖地不走呢?
01
相对公平,靠本事吃饭
这几年接触了不少人,也听了形形色色的故事,离开有一万种理由,那么留下来自然也是。
一个摄影师朋友,同时也是一个写作功底深厚的才子,在家里人的多次催促下,回到了老家的市里。
前后两次面试,进入了市里电视台下辖的一个网站,上班的第一天,办公室里的大姐对他很热情。
俩人聊着天,大姐就问他,和台里的哪个领导认识,是不是谁介绍过来的。
当得知我朋友是自己参加公开考试面试招进来的,热情的劲头一下子降了很多。
在小城市,越是想对闭塞的地方,其实越讲关系,家里要是没钱、没权、没背景,能力又不是很强的话,那路就很难走。
曾在网上看过一个关于为什么不回老家的段子。
高中的几个同学,成绩倒数,在很不知名的大学里混了几年后,回到了老家,凭借家里的关系,一个被安排进了学校当老师,一个进了公立医院。
我不想以后我的孩子生病了,由这些人医治,上学了,由这些老师教育,这就是我要来大城市的原因。
在大城市,确实相对来说要公平一点,更讲究能力,各方面条件也更优越,人的综合素质更高一点。
02
天花板更高,也更包容
不是所有的英雄,走到哪都能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
这就好像一颗树的种子,没有适合的土壤,没有足够的空间,再怎么折腾努力,也依然难成为参天大树。
相较于小城市,大城市能提供更适合成长的土壤,更大的空间,在这里,天花板要比小城市高很多。
一个程序员朋友曾说,在小城市,你要是想换工作,会发现可选择的去处太少,优秀的人和团队也不多,个人成长起来会很慢。
确实如此,如果是在大城市,一栋写字楼里可能就有好多家适合你的公司,无论是团队的整体实力,还是专业程度,都可能全面碾压小城市的同行。
在大城市,不管什么专业,什么兴趣爱好,几乎都可以找到自己想做的事,通常还会有做选择题的机会。
往高了说,这其实就是自由意志的体现,有一种自我主宰的快感,可以做自己。
机会多,往往意味着试错的成本低,即使你犯了错,跌了跟头,可以换个地儿,再重新开始。
所以,比起小城市,大城市更加包容,容得下形形色色的人。
纹身,没有那么多异样的眼神,就算是一些再小众的思想和爱好,在这里,也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有归属感。
03
不甘心,高悬的心下不来了
昨天写了一篇文章,讲到了那些一夜暴富的人,被天降的财富给砸晕了,在开启高消费的生活方式后,就下不来了。
其实,选择留在大城市里的人也是如此。
很多从十八线的小城镇、农村,包括一些三四线城市的人,在进入大城市几年以后,见识到了一个之前从未接触过的繁华世界。
在见惯了光怪陆离的都市生活以后,见识多了,眼界高了,那颗高悬的心往往就下不来了,觉得小城市太逼仄,无法安放灵魂。
客观地讲,这是好事,但也是一个掣肘。
好的是,这种欲望会转化为有效的、正面的动力;但不好的是,往往会让一部分人处于一种高不成低不就,上不来也下不去的尴尬境地。
接触过不少这样的人,他们并非不想离开,而是在这里打拼了几年以后,仍旧双手空空,觉得就这么回去,太不甘心,面子也挂不住。
用他们话说,回不去了,还是继续留在这里打拼吧。
我曾问一个在上海漂了五年的人,你为什么留在这里?
他说,因为有希望。
大城市的霓虹灯容易让人孤独,也容易让人怀有希望,这里有太多从零到有的成功样本,每天都上演着逆袭好戏。
这让很多人相信,只要努力,有一天我或许也能得到命运的垂青。
留下还是离开,这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有多少人选择离开,就有多少人选择留下,我希望留下来不是因为所谓的面子挂不住,而是觉得这样的生活,就是自己想要的。
留下来享有大城市优越配套,优质土壤的同时,也要承受留下来的代价,压力、孤独、挫败感、家人与不理解...
想起电影《七月与安生》里,七月妈妈的一番话:过得折腾一点,也不一定不幸福,就是太辛苦了。
愿你的坚守,配得上这份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