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要遇到很多事,有些是强求不来的,我们不必太在意,如果非要和生活较真不可,那么,我们就会变得焦虑不安。人生很短,活着就要活出好心情。穷也好,富也罢,一切都很快就会过去,我们要珍惜每一天。已经拥有的东西要珍惜,刚刚得来的东西要珍惜,想要得到的东西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得到,不该属于自己的东西一定不能强求。人生就是在得失中完成的,失去的就放手让其失去,累得时候就完全放松自己。凡事顺其自然,只要有了这个心态,我们就不会焦虑,就会活得很开心。
老子在《道德经》里讲述了这么一个“顺其自然”的故事:
禅院的花园里光秃秃的一片,显得很没有生机,小和尚看在眼里,就对师父说:“师父,我们撒些草籽吧,花园变成这个样子太难看了。”
师父回答道:“现在不急,等我有空了,我会去买些草籽回来的。草籽是什么时候都能撒的,不急这一时半刻。一切随时!”
接近中秋节的时候,师父把一包草籽交给小和尚,对他说:“好了,你现在可以把草籽撒在花园里。”小和尚便拿着草籽去花园,但是风很大,小和尚一出手,草籽就会随风飘。于是,小和尚连忙告诉师父,说:“师父,情况不妙,好多草籽都被风吹走了。”
师父对小和尚说:“吹走的种子大多都是空的,这又有什么关系呢?那些草籽即便不被吹走,也不会发芽,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一切随性!”
草籽撒上不久,小和尚发现有很多麻雀飞来,在花园里专挑草籽吃,这让他很着急,于是,他又跑去告诉师父,说:“花园里的草籽快被麻雀吃光了,这样下去,明年花园还会一片秃地。”
师父说:“没关系的,草籽很多,麻雀是不可能全部吃掉的,放心吧,明年就会长出小草。”
夜里,突然下起了滂沱大雨,小和尚无法入睡了,很担心草籽会被全部冲走。第二天,天一亮他就跑到花园,发现草籽真的都不见了。他赶紧把这一情况告诉师父:“昨天的大雨把草籽全部冲走了,怎么办啊?”
师父不慌不忙地说:“草籽被冲到哪里就会在哪里发芽。一切随缘!”
没过多久,果然有许多青翠的草苗破土而出,原来没有撒草籽的地方也是绿油油的一片。小和尚高兴地对师父说:“太好了,我种的草籽都发芽了。”
师父拍拍小和尚的头,说:“一切随喜!”
故事中的师 父是一个及时行乐的人,凡事顺其自然,不刻意去强求,最终也获得了自己想要的结果,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懂得“顺其自然”就不会烦恼、焦虑。有的时候,我们做事总是追求尽善尽美,于是就绞尽脑汁去做事,最后弄得自己筋疲力尽、焦虑不安。仔细想一下,这又是何苦呢?我们遇到自己过不去的坎儿,与其把它弄得很复杂,不如顺其自然,只要放松身心,说不定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遇到事钻牛角尖就会把自己搞得焦虑。凡事不要刻意强求,只要自己把心态放平和,快乐就永远属于自己。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由很多大大小小地位事情组成的,我们无法做到每件事都尽善尽美。我们做事的时候,有成功就会有失败,有得意之作就会有败笔,有艰辛的追求过程也会有收获时的快乐。一时的成功或者失败,想多于我们的人生,又算得了什么呢?当我们遇到过不去的坎儿时,不妨顺其自然,只要我们做到这一点,就会化解自己的痛苦和焦虑。凡事做到顺其自然,就会像一剂良药抚慰受创的心灵,就像一把钥匙打开打开黑暗的大门,就像一缕清风拂摸疲惫的身躯,就像一汪清泉滋润干涸的心田。做到顺其自然,我们就能让自己不焦虑,活得很开心,心情好的,做事情就会很顺,一些之前解不开的疙瘩就不再是问题,我们可以很轻松地完成看似很艰巨的任务。
顺其自然并不是一种消极的避世态度,而是让自己从痛苦和焦虑的泥潭中走出来,站在更高的一个层次来俯视自己的生活,这样就能更理性、更全面地看待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想象一下,当你看见一群蚂蚁为了一个米粒打得头破血流,你会想到什么?当你看到一只蚂蚁爬上足球,感觉自己已经占领了整个地球,你会想到什么?当一只蚂蚁趴在水盆中的一片树叶上,把那片树叶当成自己的诺亚方舟,你会想到什么?我们会感觉这一切都是那么的荒唐、可笑。如果我们遇到坎儿的时候不能认清自己,非挣扎在其中不可,那我们与那些蚂蚁又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可以俯视比我们低级的动物,又有谁会俯视我们呢?我们应该学会俯视自己,如果自己能顺其自然,就可以让自己的思想升到更高的层次,也就会认识自己的不足,从而不再为不可强求的事痛苦、焦虑。
我们要想做到顺其自然,就应该清楚怎么样才算是“自然”。孔子说“人生七十古来稀”,虽然圣人的话并不是金玉良言,但是这是我们生活的一种现状,我们必须顺应这个自然。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和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我们的健康状况和寿命都较以前有很大的改观,人们在顺应这个“自然”的同时,不断地在改进“自然”。如果把“顺其自然”看成是消极的等死,觉得生命的长短是不以自己的愿意而改变的,而不去积极面对生活,让自己在焦虑中度过自己的一生,那就是对顺其自然的误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