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第五季终收官,爱神陈铭夺冠。屏幕上回放选手精彩片段的时候,打出了奇葩说经典辩题瞬间以及选手观点引发的微博评论,很多评论说辩题或者选手的金句点醒了自己,领悟了某些道理,改变了自己对……的看法甚至价值观。
每每看奇葩说,我都带着自己的目的-学说话,学思维,找共鸣,但并不会被选手观点或者导师点评影响太多,毕竟是一档节目,毕竟我们看到的是人前的一面,毕竟环境和周围人事都在变……我们要学会的是消化吸收,为己所用,而不是头脑一热照搬照抄。
奇葩说吸引我的地方在于辩手和导师们对于语言的运用和即兴发挥的能力,尤其是开杠环节,一分钟里可谓唇枪舌剑,他们说得酣畅淋漓,我们看得津津有味。第一季到第五季,老奇葩成熟了,我也成熟了。我学会了辨别哪些话该听,哪些话不该听,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
就像最近,好几个朋友和我讲自己的工作,生活里种种烦恼和不快甚至不公,若是之前,我会加以评论或者稍带自以为是地给予意见,但现在不会,多数时候我在听,或许对方只想吐一吐苦水,所谓的不如意就烟消云散了,于是我成了忠实的听者,偶尔讲讲自己的经历作为回应。好为人师的毛病每个人或多或少会有一些,指导他人带来的成就感和愉悦感不言而喻。这里我坚定地保留自己的意见:每个人的成长背景,社会阅历,人生经历不同,在面对同一事件的时候给出的反应和抉择不同。
倘若一个人拥有强大的内心,那么外界的意见只能是意见,倘若没有,这外界的意见可能成了他唯一的出口,而给意见的人能对自己说的话以及产生的后果负责么?显然不能。反之亦然,我们随便听信了他人意见做出改变,结果不如人意的时候能找当初给建议的人算账么?也不能。所以人,只能对自己的生活负责,没有权力干预他人,话已出口,定有影响,或大或小。
关于什么样的人能 “指导”别人的人生,判断标准不尽相同,但在我的认知里,这与专业上的指导相比,难度有过之而无不及。完美主义的缺点在于,哪怕别人说我足够好而我自认为没有达到想企及的境界,也断然不会充当指导的角色。这和勇气无关,是自己的一道屏障,它能让我时刻保持头脑的清醒,不随便给意见,不轻易下结论。在我这里,听胜过说,讲故事胜过摆道理,实践经验胜过纸上谈兵,对他人最大的帮助莫过于他想说的时候我来听。
作为倾诉者,我往往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很多时候要的不过是对方的鼓励支持,倘若某句话让我觉得可以改变一下原本的路径,我选择慎重,因为只有我本人能对自己的人生负上全部责任。
语言的是有能量的,所以不要轻易说也不要轻易听,不要高估自己,也不要低估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