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环保,黄河治理
————“助力黄河生态保护,助推”河湖治理“实践队
“植绿护绿,保护黄河”,这是印在宣传条幅上的话,也是队员心中的美好期许。
6月22日,实践队员们前往黄河沿岸流域,询问当地村民有关黄河水质,饮水问题,和耕种情况等问题,深入了解了沿黄村庄居民与黄河水息息相关的各项问题。
增产账连着节水账,粮食增产问题和合理利用黄河水资源息息相关。过去靠着黄河不发愁,大水漫灌,水去盐留,土地变得白花花,500多立方米水只能换500斤粮;如今用上节水新技术,一条条深埋地下的黑色软管,把黄河水精准地滴到庄稼根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这些设备,让浇地变成了浇作物,每亩玉米省水300多立方米。”浇地方式一变,田地每亩效益多出近百元。农业是用水大户,更是节水重点。多年来,水利部门推进黄河流域大中型灌区现代化建设,积极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2019年的0.554提升到2020年的0.566,耕地实际灌溉亩均用水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强化河湖长制和境内河道“清五乱”工作,建立巡河保洁员机制,规范河湖管理管控范围,组织开展河湖治理“春季”“百日攻坚”“秋季”行动,全面整治涉河涉湖违法违规问题,做到河湖长制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全年清理河道垃圾50余吨,各级河湖长、义务巡河员巡河(湖) 4687次,处理河道违规案件46件,为引黄取水、农业灌溉利用水资源提供了水质保障。
经过此次调研,我们正确认识到了黄河水治理的重要性,明白了黄河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需要长期坚持的长远规划。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要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贯彻新发展理念,遵循自然规律和客观规律,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