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数据安全
2021年6月1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数据安全法》中第三条,给出了数据安全的定义,是指通过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数据处于有效保护和合法利用的状态,以及具备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要保证数据处理的全过程安全,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
二、为什么要做数据安全
1、国家安全
数据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信息时代,数据安全不仅关乎个人隐私,企业利益,更关系到国家核心利益和国防安全。因此,加强数据安全保护,不仅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也是保障人民利益的使命。
此外,《数据安全法》还强调了数据安全的公共利益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任何个人和组织都有义务保护数据的安全,不得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泄露国家秘密。对于涉及国家安全的重要数据处理活动,应当经过严格审批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和监督。
2、保护隐私
数据安全保护涉及每一个人的个人隐私,包括但不限于身份信息、健康状况、财产状况等。一旦数据泄露,将可能导致个人隐私受到极大威胁,甚至遭受财产损失。因此,保障个人隐私安全是数据安全的重要诉求。
3、企业合规
在数字化日益普及的今天,数据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资产和资源,因此保障数据安全也成为了国家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GDPR(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CCPA(加利福尼亚消费者隐私法案)、《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说明数据安全法规监管在不断强化,合规性问题不得不纳入企业数据安全建设考虑范围。可以 说,合规性成为了企业数据安全建设与治理的重要驱动力。
在数字化时代,数据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企业需要严格遵守“三法一条例”等等法律法规,确保数字化业务的安全和合规。同时,企业还需要加强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数据安全,防范各种合规风险。
未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安全问题将越来越重要。企业需要将合规意识融入企业文化中,让员工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企业形象和利益。只有合规经营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业务发展
大数据时代,数据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深刻而广泛地影响了包括政府、金融、运营商、电力和互联网的各行各业,数据价值的流通与释放进一步促进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2020年3月,我国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外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 将数据定义为新型的生产要素,被正式纳入到国家所定义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中,数据的国家战略资源地 位被正式确立。只有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数据的价值才能得以充分释放和流动。因此,在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过程中,数据安全保障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5、推动创新
数据安全对于行业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领域,数据安全是推动这些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在一个安全、稳定、可信的数据环境中,才能实现真正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三、哪些数据要保护
为了保障国家安全、维护企业组织利益和保护个人隐私,以下数据需要得到保护:
(1)涉及国家安全的数据:这些数据包括国防、军事、情报等敏感信息,任何不当泄露或使用都可能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必须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确保这些数据不被非法获取、篡改或破坏。
(2)企业组织数据:这些数据包括商业机密、客户信息、财务数据等,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如果这些数据泄露或被破坏,不仅会损害企业的利益,还可能对企业的声誉和信誉造成不可逆转的打击。因此,企业需要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确保这些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3)个人隐私数据:这些数据包括个人身份信息、健康信息、财务信息等,涉及个人的隐私和权益。任何不当泄露或使用都可能导致个人隐私被侵犯、个人权益受损。因此,必须加强对个人隐私数据的保护,确保这些数据不被非法获取、泄露或滥用。
总之,涉及国家安全的数据、企业组织数据和个人隐私数据都需要得到充分的保护。这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技术手段,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同时,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素质,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稳定、和谐的信息环境。
四、怎么做数据安全
要想做好数据安全,我们得先了解数据安全面临着哪些威胁。笔者在这里主要介绍企业数据安全面临的威胁和应对措施。
1、数据安全面临的威胁
(1)网络攻击
网络攻击是数据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攻击者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如恶意软件、钓鱼攻击、SQL注入等,对企业的网络系统进行入侵,从而窃取或破坏关键数据。网络攻击不仅可能导致数据泄露,还可能使企业的信息系统全面瘫痪,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2)内部泄露
列宁指出即便再坚固的事或物,都抵挡不住来自内部的瓦解,内部泄露往往是由于员工疏忽、恶意行为或不慎将敏感数据放置于不安全的位置等原因造成的。尽管内部泄露可能并非出于恶意,但后果往往十分严重,可能对企业的声誉和经营带来重大损失。
(3)数据窃取
数据窃取是指未经授权的第三方通过各种手段获取企业的敏感数据,例如客户信息、财务数据等。数据窃取可能源自外部攻击,也可能来自内部员工的无意泄露。无论是哪种情况,数据窃取都会给企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2、应对措施
针对上述威胁,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数据安全性:
(1)建立强大的安全防护体系
企业应部署先进的网络安全设备,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以有效防止外部攻击。同时,企业还应建立严格的安全政策和流程,例如定期更新密码策略、限制访问权限等,以减少内部泄露的风险。笔者建议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01建立安全防护措施:在数据存储、传输和处理过程中,需要建立多层次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加密、访问控制、防火墙等,确保数据不被未经授权的第三方获取或篡改。
02定期备份数据:为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需要定期备份数据,并确保备份数据存储在安全可靠的地方,如云端或物理介质中。
03使用安全的软件开发方法:在开发软件时,应该采用安全的编程方法和最佳实践,如输入验证、输出编码、密码哈希等,以防止恶意攻击和漏洞利用。
04制定严格的安全政策和培训计划:企业应该制定严格的数据安全政策和培训计划,教育员工如何保护数据和处理安全问题,提高整体的安全意识和能力。
05定期审计和检查:定期对系统进行安全审计和检查,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和漏洞,及时进行处理和修复。
06采用最新的加密技术和方法:随着加密技术的发展,采用最新的加密技术和方法可以更好地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07建立安全的网络架构:通过建立安全的网络架构,如虚拟专用网络(VPN)、入侵检测系统(IDS)等,可以保护数据的传输安全和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08采用安全的云服务:云服务提供商会提供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如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安全审计等,企业可以采用云服务来保护数据的安全性。
09建立事件响应计划:为应对安全事件和攻击,企业应该建立事件响应计划,包括报警、记录、通知和应对措施等,以快速响应和处理安全事件。
10持续监控和改进:企业应该持续监控数据安全状况,发现潜在的安全威胁和漏洞,及时进行处理和改进。同时,应该不断更新和完善安全措施和技术,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网络安全威胁。
(2)严格的数据管理制度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制度,明确数据的收集、存储、使用和处置等方面的规定。对于敏感数据,企业应实行更加严格的管理措施,例如加密存储、访问控制等。此外,企业还应加大对员工的数据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数据安全的重视程度。
(3)员工培训计划
企业应定期开展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网络攻击的认知和防范意识。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对员工的数据安全意识培养,让员工充分了解数据安全的的重要性和自身在维护数据安全中的角色。此外,企业还应建立健全的员工奖惩制度对于故意或过失造成数据泄露的员工进行严肃处理对于严格执行数据安全规定的员工进行适当奖励,积极引导员工形成良好的数据安全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