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五、克什米尔公主号
台湾特务周驹躲过严密的监视,成功地将定时炸弹安放在周恩来率领的亚非会议中国代表团的专机“克什米尔公主号”上……
1. 机毁人亡
1955年4月10日,香港启德机场戒备森严,哨兵和检查人员比平常增加了三分之一左右,比起华人士兵来又高又瘦的英国小头目尽职守责地走来走去。当天的乘客都受到严格的检查,尤其是许多台湾来客被严密监视。
在机场的东南角,停放着一架星座式豪华客机。机身逼体银白,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它高贵而静穆地站在那里,气度非凡。几名荷枪实弹的士兵终日守在它的身边,禁止任何未经允许的人员靠近。
这是印度总理尼赫鲁亲自为亚非会议中国代表团指派的专机“克什米尔公主号”,次日它将由最好的驾驶人员操作,载着周恩来、陈毅等中国代表飞往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4月9日,周恩来通知英国有关方面:国民党特务可能在启德机场进行破坏活动。港英当局立即采取了上述安全措施。同时,周恩来指示中方有关部门加强对敌情报工作。
两天来没有发生任何异常行为,所有可疑之处要么是一场虚惊,要么被及时制止,化险为夷。
4月11日,“克什米尔公主号”在启德机场徐徐启动,飞上蔚蓝色的天空,在洁白如雪的云团的衬托下,它飞得如此美丽动人。
大约五小时以后,“克什米尔公主号”飞临印尼纳土纳群岛上空。
突然一声巨响,蓝天火光一现,浓烟滚滚,残片纷纷,“克什米尔公主号”爆炸坠毁,葬身于风波滔滔的南中国海,机上11人全部遇难。
台湾特务周驹魔高一丈,躲过严密的监视,成功地将定时炸弹安放在停于香港启德机场的“克什米尔公主号”上。台特机关料想阴谋已经得逞,周恩来率领的中国代表团成员们已经抛尸大海,葬身鱼腹。
定时炸弹如期而响,机毁人亡。然而,因为一次意外的邀请,中国代表团并未乘坐这架专机,周恩来等人安然无恙。
无辜的遇难者是中国代表团工作人员以及搭乘该机的越南代表团工作人员和记者。
2. 印度急电
1955年1月15日,中国政府接到印度尼西亚总理沙斯特罗阿米佐约来电:他代表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印尼和巴基斯坦五个发起国邀请中国参加4月于印尼万隆召开的亚非首脑会议。
这个邀请使成立不久的新中国政府既兴奋又谨慎。周恩来敏锐地意识到,这次会议不仅在亚非历史上,而且在现代国际关系史上都是划时代的创举,它将成为一个里程碑,标志着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统治亚非时代的结束,亚非国独立自主的开始。同时,它为新中国提供了一次抛头露面的机会。当时中国的国际局面尚未打开,既有美国等从各方面追围堵截,又有更多的国家在拭目观望,而偏安台湾的国民党政府一心要继续以“中华民国”在国际上代表中国形象。因此,中国代表出现在首次参加的这一大型国际会议上,意义不可低估。
周恩来等中国高级官员坚信他们真理在握,对这次行动充满了信心。2月10日,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复电沙斯特罗阿米佐约,欣然接受邀请。
于是台湾当局手忙脚乱。但它偏安一隅,无计可施,只好不惜以声誉为代价,寄希望于暗杀,爆炸。台特机关立即命令驻设香港及东南亚各地的下属组织:积极行动,坚决阻止中国代表团参加亚非会议;为达此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4月7日,新华社发布消息:以周恩来为团长,陈毅、叶季壮、章汉夫、黄镇为成员的中国代表团即日起程,赴万隆参加亚非会议。
当天,周恩来一行离京去广州,准备经香港前往印尼。由于中国民航尚未开辟国际航线,中国代表团决定包租印度国际航空公司的一架专机。此事得到了印度总理尼赫鲁的热心关照,亲自指派“克什米尔公主号”等候在香港启德机场。
4月10日,一切准备就绪,周恩来等动身从广州前在香港。
一颗上好发条的定时炸弹正在“克什米尔公主号”上静静地等着他们。
周恩来再次回想了此番行程的各项事宜,觉得无可挑剔。启德机场的积极反应令他欣慰,台湾特务的破坏计划无从得手。这位新中国的总理,外表从来镇静从容,内心却充满了激情,他知道自己肩上的重任。起程的时刻正在来到。“总理,印度急电!”
一封急电突然出现在这个关键时刻,阻止了中国代表团的行程。尼赫鲁致电周恩来,邀请他先赴缅甸首都仰光,同缅甸总理吴努、埃及总理纳塞尔和尼赫鲁等人进行一次预先会晤。
周恩来等人因此没有按期前往香港,而那颗定时炸弹却顾不了这封急电,在预定的时刻爆炸了。
3. 事件之后
4月12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称“克什米尔公主号”爆炸事件是美蒋特务机关蓄意制造的一场谋杀,而香港英国当局对此亦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求英国方面追查并严惩罪犯。
港英当局经过大量的侦破工作后宣布:周驹犯有谋杀罪;台湾当局应立即将周驹引渡给香港政府依法处置。
4月16日,中国代表团的专机在雅加达玛腰兰机场徐徐降落,周恩来神采奕奕地出现在机舱门口……
中国代表团不辱使命,从万隆会议载誉而归。周恩来在会上慷慨陈辞,驳斥了美国对新中国的造谣中伤,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合作方针,呼吁亚非国家加强团结,一致对敌。这些言论和其它28个一样对西方殖民者苦大仇深的亚非国家代表的意见珠联璧合,凝结为感奋人心的“万隆精神”。渴望掌握自己命运的亚非国家由此感受着希望的光芒。
“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后,周恩来收到邓颖超的来信信中关心他的行程安全和尚未痊愈的病体,使周恩来感慨万端。他当即回信写道:
“感谢你的好意和诤言……有这一次教训,我当更加谨慎,更加努力。”但是“文仗如武仗,不能无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