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出门前,先生和妻子约好晚上6点一起去湖边的餐厅吃饭。
晚上6点,妻子准时到了餐厅,看见先生还没到,就发了个信息告诉先生自己已经到了,顺便点好了菜坐等先生来。
半个小时过去了,菜已经上齐先生还没到,于是妻子直接打电话给先生。
电话接通了,妻子问到:“你到哪里了?菜都上齐了,再不来就凉了。”
“哎呀!我还在公司加班呢,不能陪你吃饭了。”
“我先前给你发了信息啊!”
“忙起来谁有功夫看信息啊!你应该提前打个电话问一下我啊!”
“我们早上约好的,你要加班,为什么不提前告诉我呢?”
“事情太多了,忙一下就忘记了,你是女人应该比我细心啊!你应该再跟我确认一次啊!”
“什么都是我应该,你就不应该有个交代吗?不吃拉倒!”
妻子生气的挂了电话,满心的委屈。
公司开工作讨论会,讨论月底是否安排团建活动,负责统筹的小林提前2天发了通知相关负责人参会,会议当天又在会前发了通知提醒大家准时参会。
到了会议召开的时间,小林又一个一个的打电话通知到了各部门负责人,结果还是有人不能准时参会,只能派代表参加。
本来应该在讨论会上决策的事,因为人员不齐无法确定,于是小林在会上把相关的讨论方案及最后确认时间告诉参会的人,尤其叮嘱代表参加的人要回去转达。为了怕传达不到位,小林又将相关的会议纪要发到了工作群里通知请大家及时确认并回复。
可是等到截止时间,只收到了部分人的方案确认意见,因为回复愿意参与的部门不多,小林只能根据回复的情况取消了月底的团建活动并发布了取消通知。
等取消通知发布了几个小时后,有人给小林发信息说:这种事你应该要给每个负责人打电话确认一次,我都还没时间看通知,你就取消了,我没有习惯看信息的。
小林对着信息心里满心的委屈。
不管是委屈的妻子还是委屈的小林,她们心里都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总是我应该?
是啊!又不是妻子临时有事加班,为什么妻子是那个应该提前确认的人呢?
又不是小林没有准时参加会议,又不是小林没有发通知告知方案和回复时间,为什么要求小林配合别人的工作习惯呢?
总有那么一些人,以为地球是围着他转的,以为别人的时间是不值钱的,以为别人是无所事事的,以为别人是应该要迁就他的。
你跟别人说过:你应该吗?你说这句话的时候,你有没有思考过到底什么才是应该的呢?为什么是对方应该呢?
如果我们不能履行承诺,应该是我们自己主动提前向他人告知,避免耽误别人的时间。
如果我们收到了别人的沟通请求,应该是我们及时主动反馈意见和建议,避免影响别人的工作进度。
如果我们不能出席相关的会议,应该是我们主动了解相关的会议资讯,避免影响团队的协作。
凡是那些懂得尊重他人的人,在行事的时候首先想的都是:面对这个情况我应该要做什么。绝对不会是要求对方应该要做什么!
什么叫应该?应该是一种对情理上必然或必须如此的要求,更是一种对自我的要求。
情商高的人都懂得,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应该要求别人为自己考虑的。唯有自己多思考应该要做好哪些事,如何才能更好的方便对方,保证沟通的顺畅和合作的愉快。
因此,情商高的人不会跟别人说:你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