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2日day27
18.9:
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
【译】太师挚逃到了齐国,二饭乐师干逃到了出国,三饭乐师缭逃到了蔡国,四饭乐师缺逃到了秦国,打鼓的方叔入居黄河之滨,摇小鼓的武入居汉水之涯,少师阳和击磬的襄入居海边。
【感悟】国家灭亡,乐师们争相逃离。感慨就是这些皇帝真奢侈,每天四顿饭不说,吃饭还要有乐师演奏,边吃边听音乐!
18.10:
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译】周公对鲁公说道:“君子不怠慢他的亲族,不让大臣抱怨没被信用。老臣故人没有发生严重过失,就不要抛弃他。不要对某一人求全责备。”
【感悟】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而作为领导者需要尽其所长,避其所短,把每个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相互补充,让每个人的长处得到充分的发挥。而当属下犯了错误时,不能求全责备,不以一事而废人。识人、用人的能力,是领导力的核心之一。
18.11:
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
【译】周朝有八个有教养的人: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
【感悟】这段没啥好说的,八士再优秀也与我无关。我想知道他们怎么优秀,有什么值得我学习的!
19.1: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译】子张说:“士人看见(国家)危险肯献出生命,看见有所得就想想是否合于义,祭祀时想到恭敬,服丧时想到悲痛,这也就可以了。”
【感悟】我的理解,见危致命应该是指看到自己所在的国家遇到危险,愿意抛头颅洒热血,为名族兴亡而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不义之财不要也罢,容易惹祸上身。
19.2: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注:“亡”通“无"。
【译】子张说:“执行德却不能弘扬它,信奉道却不笃定,这样的人对世界来说是可有可无的。”
【感悟】首先要自己信奉道义,坚定不移的执行道德,更重要的是要去传播弘扬它,让更多的人懂得道义,才能真正改变这个社会。
19.3: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 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 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译】子夏的门人向子张请教怎样交朋友。子张说:“子夏说了什么呢?”子夏的学生回答说:“子夏说:‘可以交往的就和他交往,不可以交往的就拒绝他。’”子张说:“这和我所听到的不一样!君子尊敬贤人,也能够容纳众人,称赞好人,怜悯无能的人。如果我是个很贤明的人,对别人有什么不能容纳的呢?如果我不贤明,别人将会拒绝我,我怎么能去拒绝别人呢?”
【感悟】一方面呢,我觉得子张说的宽以待人是好人的一种品德。另一方面,“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也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技能!谈恋爱或者生活交往过程中,不喜欢的人就明确拒绝,美名其曰照顾彼此感受而拖着不放其实是对双方都不负责!我们不能为了做老好人,而没有边界没有原则的跟别人交往,会很累的!有时候适当地学会拒绝,会让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