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在为人际交往苦恼,确实,我们都是社会性动物,每天都要与人交往,但到底什么姿势才是最正确的姿势呢?今天,就为大家解决这个烦恼。
同时,知道了哪个姿势正确,但做不到,那不是白搭吗?所以,一并探讨这两个问题。
要想知道人际交往该采取何种模式,首先要知道有几种人际交往的模式。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提到了6种人际交往的模式,但我总觉得不够全,在强迫症的驱使下,又找了3种作为弥补,这样才全嘛。
如下表,其中蓝色底纹部分来自《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9种模式,确实让人眼花缭乱了。到底哪种模式最好呢?
一般来说,互利共赢才是最好。
为什么?因为谁都不傻,一时的吃亏可能是福,但永远吃亏的事,没人愿意干,所以只能互利共赢。从实际生活来看,也确实如此。比如北方人聚餐喜欢互相请客,南方人聚餐喜欢AA,都是互利共赢的表现;比如送礼物往往有来有往,比如打招呼往往有去有回……关于此,之前有两篇文章也提到了,想深入了解互利共赢本质的请看下面这篇:
但是,具体情况一定要具体分析。对于任何问题,几乎都如此。虽说我们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如果这个肩膀显然不适合你,还非要站,万一摔下来,只能说活该……
举几个反例:比如你请别人喝了一瓶饮料,比如你帮了别人一个忙,这是在舍己为人,但显然,生活中一些无关紧要的事,与人方便,没什么。
比如别人与你是明显的竞争关系,你还与其互利共赢吗?那你就不用参加考试,不用参加比赛,不用活在这世间了。
比如双方极难达成互利共赢,最后当然可以采取无交易模式,好聚好散嘛。
这一点在我们辞职时要注意,不能说你不高兴了就去黑公司,好聚好散才是最好,其实这也是另一个角度的互利共赢了。不论如何,你至少没有因此拉低自己的人品。
这么一说,又有些混乱,到底最好的方式是什么?是否有统一的评判标准?当然有统一的评判标准。
但我们要先思考一个问题:这里的“最好”应该针对谁呢?
我的观点是:主要是自己。因为多数情况,人都是为自己而活。但又不仅如此。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一般而言,互利共赢为最佳模式,但这九种模式有其各自的适用场合,不能一概而论。而其核心,就是采取对自己最有利的模式。
你没有看错,世界在变,但这一点不会变:采取对自己最有利的模式。而且,不仅人际关系,一个人面临的任何选择,几乎都应坚持这个立场不动摇。
如果真是这样,会带来两个结果:
1.我们面对选择(包括人际关系处理)可以不那么摇摆,终于有了统一的依据,这是好事;
2.你很可能会怀疑我的人品。
有第二点疑问很正常,刚开始得出这个结论时,我也有点惊讶,同时对人性充满感慨。但这里,人性不仅有坏的一面,还有好的一面。
坏的一面是有些自私,这点不言而喻,大家都有切身体验;好的一面是这里的“最有利”,不是说得到所谓的“利益”最大化,而是对当事人而言的“最有利”。换言之,这里的最有利=最符合其价值观。
关于这点,以前的一篇文章也大概提到了: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
所以,舍生取义、英勇牺牲、见义勇为等等,看上去都是舍己为人,但也有为了自己的成分,这就是为了自己心中的那份道义,为了自己的价值观。
为什么要把最有利定义为最符合其价值观?有一点是肯定的:越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事,我们就越愿意去做。那么,最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事,可以认为是我们最愿意做的事。把这种事,看做对自己最有利的事,合情合理。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有一些新的发现。
有句话: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价值交换。
刚开始看到这句话,我表示不理解、不接受,但当我想到价值观这一层时,顿觉豁然开朗。而且,这句话很好地反映了互利共赢的理念。
所以,不要狭隘地去理解“利益”、“价值”,那只能说明我们还太肤浅。这不仅是物质利益,还可以是一声温暖的问候、一个暖心的微笑、一个善意的提醒……
所以,人际交往,尽量与有互利共赢价值观的人交往,这样于己于人,亦是互利共赢。注意这里的互利共赢的“利”,不止是物质利益。
而我们自己,不要把太多时间花在所谓社交上,因为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价值交换,想要真正有效的、和谐的人际关系,你要做的,是提升自己的价值。
对此,多说几句:这里的价值,很多时候就表现为物质利益。一般来说,只有实力提升了,财富增加了,价值的提升才比较明显。但我们要记住,价值不仅是物质利益,物质利益必不可少,但更重要的还是价值观。这里的价值,也与我们的价值观息息相关。
所以,提升价值,一方面是提升自己的实力,另一方面,则是修炼自己的价值观。看一个人怎样,最重要的是看其价值观。
但到这,还是有些混乱,因为价值观并不好明确。没有关系,回到前面:一般而言,互利共赢为最佳模式。所以,我们的重点还是互利共赢。
那么,如何实现互利共赢?请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