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人孝廉梅耦长,乡里人都敬他为孙公,后放缺任德州县长,审理过一个奇怪的案子,下面我们来讲一讲。
故事的开始是本地一户人家为儿子张罗一门婚事。一对新人拜天地、敬父母,乡里亲戚邻居都来祝贺,好不热闹。
到了夜里大概九点多,新郎喝的有点多,到门外喘口气。突然看见新娘就站在不远处,袅袅婷婷,风姿绰约。看了新郎一眼,转身往屋后走去。新郎官赶紧追上去。
宅子后面有条河,新娘子上桥往远处走,新郎更着急了,大喊回来。可谁知新娘理也不理,径直往前走。
走一段,便回头用手招呼新郎,一脸笑意。新郎撩起衣服大步往前追,可老是差那么几步追不上。
就这样,一走好几里地,直到一个陌生的村落。
这时新娘子停住了脚步,回头说:“夫君,你家太冷清,我住不惯,不如来妾身家小住几日,就当回家省亲了。”
说完,拿出头上一根簪子去敲门,果然门吱呀呀地开了,一个女童小厮出来迎接。新娘先进去了,新郎不得已也跟着进去了。
进到宅子一看,岳父母正端坐在正堂。新郎行了礼,岳父说道:“我这女儿从小娇惯,没离开过我们老两口,这一出嫁,我们心里也是怪难受的。现在你俩同归,解了我们的相思之苦。一定要住上几天才能回去。”说完,派人打扫出一间屋子,备好床褥及日常用具。
新郎家这边可乱成一锅粥了,大喜日子新郎不见了,全村人一起去找。可怜新房之中,只有新娘一人孤坐。
方圆十几里都找遍了,就是不见新郎踪迹音信。公婆老两口寻思儿子是不是遭遇不幸了,天天以泪洗面。
就这么过了半年,新娘家来人了,说:“我女儿不能这么守活寡,亲家写休书一封,让小女再嫁吧。”
新郎父亲捶胸大哭道:“我儿尸首衣裳都还没找到,怎么就能说他已经死了!就是真到那一步,也得满一年再改嫁,你们怎么能这么急呢?”
新娘父亲大怒,就将亲家告上县衙。
孙公接到这个案子,看了状子,也觉得此案狐疑之处颇多。不好断明,也无力断明,就想了个折中的办法,让两家等上三年,如不归可改嫁,案子就这么存入档案了。
新郎这边日子过得逍遥,新娘一家待他十分优渥。可新郎每次和细娘说回家的事,新娘嘴上是满口答应,但就是不见行动。
半年有余了,新郎思绪很乱,总觉得这事不妥。说道:“妻若不归,那我一人走便是。”新娘万般挽留。
突然有一天,新娘全家都很惶恐,像有什么事发生一样。岳父仓促地说:“本来想留你呆上三两天,不想行装一直没有准备妥当,现在我家有点棘手的事,没办法,就先送你回去吧。”
于是全家送新郎出门,匆匆告别,备了好多珠宝钱币赠予新郎。新娘也是言语间有心事,重重抱了下新郎,言道:“夫君,妾身在此拜别,这玉珏是我贴身之物,君见玉如见妾。”说完转身不见了。
新郎刚要往前走,再回头偌大的庭院不见了,就见一座高高的大墓穴。心里一惊,急忙找路回家。
等到了家,跟家里人说了这半年的来来往往,又去县衙打算撤了诉状。
孙公重新升堂,将两家人聚于衙内。孙公思索半晌,简单将案情陈述一番,随即判令:新郎既无事,需写休书一封。新娘同其父返乡,可再嫁也。
故事讲完了。我们开始闲聊。
两个新娘出现,一真一假,真新娘是假姻缘,假新娘是真情感。可怜真新娘独守空房半余载,心里也必是委屈与幽怨。好的是,真新娘父亲为女儿出头,主动索要休书,让女儿再嫁,希望女儿幸福。
新郎有点不着调,大喜日子离家,也不跟父母说一声,好没交代的一个人,也没啥担当。莫名其妙离家去给人家当女婿当丈夫,无论是真糊涂,还是真逃婚,都不是大丈夫所为。
县官孙公判的好,既然你另结新欢了,就别和这边纠缠不清。不如就当一场梦,散了得了。
鬼新娘一家待新郎不薄,不算抢亲,这是愿者上钩。不算偷,作者以为一场缘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