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小红父亲来电,问:鸡壳郎要吃吗?
小红说,好的,鸡壳郎鲜咯。
我听了以为是小红父亲杀了一只自己养的鸡,把整个鸡身骨架拿来,让我们熬汤喝,这样的鸡汤是鲜啊!
小红说,不是鸡,是鱼。反正,我们土话就叫鸡壳郎。
这真是差之毫厘 缪以千里!牛头不对马嘴啊!
我怀着好奇的心态等待一睹那鸡名却是鱼的风采!
等小弟把半蛇皮袋的乡间美食拿来的时候,我一看,这不就是一个太湖白鱼么!就是偏小了一点!
小红说,这是白鱼,身子是扁的,这是鸡壳郎,看似和白鱼差不多,但身子是圆的!
我说,这和人一样的,有人胖点身体就圆了,有人瘦点就扁了,啥鸡壳郎不鸡壳郎的!这鸡壳郎原来是条鱼啊!你们那种土话啊,我听了几十年也没有听明白,这真是赶了十万八千里也赶不上!
我拿出手机,想拍照。小红突然脸一沉,不许拍!也许,我说错话了?我可是没有歧视他们土话的意思啊!不拍就不拍,吃人家的嘴软啊!我们的对话被女儿听着,她听得哈哈大笑!
中午,一家人,吃着这鸡壳郎的小鱼,大家严肃得很!我们家好多年没有吃小鱼了,买的鱼都是大鱼,骨头大,不容易卡在喉咙里。我和小红以前已经都去过医院不止两次了,所以,痛定思痛,不吃小鱼!
大家严肃认真地吃着小鱼,女儿说:这鱼真鲜啊!我要拍个照。我说:不许说话,赶快拍,把鸡壳郎拍下来。一时之间,一家人笑了起来!我说:不许笑,认真吃鱼。
小红说:这条鸡壳郎已经被我吃掉了。
我心里嘀咕着:俗话说,死无对证,现在这真是物无对证了!
今天早上,小红早早地起来,竟然烧了酥鳑鮍鱼!
我和女儿吃早餐的时候,小红已经去上班。
娘俩吃得开心!女儿吃这种小鱼估计难得吃,不像我们小时候,啥菜也没有,只有小鱼小蟹,觉得菜也没有。
她说:恩!真好吃!骨头也不吐全部吃进去了。吃着吃着,她说:我要拍个照。冲下去拿手机。正合我意!
我说:你看我吃,可以把小鱼的骨架子脱壳,这样口感更糯更鲜。
她说:我是咬咬么全部吃下去了,还补钙。后来,我看她也脱骨吃了。
她发了个微信,说是小脑腐吃的东西真好吃。
我又跟不上了,问:啥叫小脑腐?
她说:小猫吃的鱼,小猫阿像小老虎?
切!代沟深着呢!
是呀,殊途同归!其实,我们也是在鸭嘴里抢食吃!这太湖里的小鱼,是小红父亲买来给他的鸭子吃的。
其实,我们要像小红的父亲一样,勤劳朴实,买最好的太湖小鱼给鸭子吃,还一包一包分好,冬天也备好放冰柜里,每天给鸭子吃一包。更要像鸭子学习,欢快地吃,屁话少说,多下蛋。哈!
2018.4.20周五17-28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