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进行了一场演讲,是头马(Toastermaster)仲说俱乐部第169次例会。
我很早就看了自己的教育路线是Level2-2,要求是“了解自己的沟通能力”,因此这次进行的是备稿演讲“如何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
我提前几天把演讲稿准备出来,在昨天下午演练了好几遍,自我感觉还不错,从互动、语速、节奏、时间、衣着、手机摆放位置以及赘词等均进行了把控,以期能达到自己理想的目标。(PS.上次是做总主持,赘词有68个,这次也着重提升一下)
但是呢,等到开始演讲的时候,发现自己状态全变了。
按照流程,各位角色官介绍完之后呢,要我出场了。开始有些小紧张,不要紧,克制一下。打开摄像头的时候,竟然被主持设置的静音,一个小插曲,导致自己心里比较慌乱。反复用语音确认,可以听到吗?可以听到吗?开始的节奏被打乱了一些。
还是不要紧,淡定一些,开始演讲,自己刻意把速度降了下来,控制自己的语速和语调,一方面可以缓解一下自己紧张的情绪,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赘词太多(上次赘词官建议是慢下来)。
但是呢,情况并没有向我想要的方向转变。我原以为可以控制自己的,但是,发现有意的控制会使自己的表达不顺畅。一旦遇到一些表达阻碍的时候,自己的赘词又增多起来了,然后思路也不是特别清晰了,之前准备的非常完整的演讲框架,在讲的时候也被打乱了。
讲到最后呢,本来想举一个例子,首位呼应一下,但是,我看到屏幕上显示时间已经到了,又紧张起来了,匆匆忙忙的结束了演讲。
最后发现,并没有达到自己理想的结果。
真的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过后呢,我就反思了一下,总结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一开始自己对这次演讲抱有很大的期望,想追求完美,以至于中间出现一点小插曲(被设置静音)的时候,本来有点小紧张,就变成慌乱了,太追求完美的结果,反而不完美了。
第二:自己有意的控制语速和控制情绪,在这过程中你越控制,就越不自然,讲的就越不顺,产生了一种恶性循环,看似表面平静,实则内心有些焦虑的情绪在并不是特别的轻松。
第三:设定目标太多,想一一都达到,结果都没照顾到,实际上应该是先把一个目标完成,然后再完成其他目标,只针对单一目标进行,效率反而会更高一些。
第四:最最重要的原因,是能力还没有修炼够到位,包括控场,随时应变,把控时间,把控节奏,减少赘词,流畅轻松表达等等。
因为,我觉得,最后一项原因是核心,要是能力能够到位,就能随心所欲的处理上面的各种问题。
所以说针对以上能力短缺的问题,要着重进行刻意练习。每一次的备稿演讲都是一次刻意练习的很好的机会,设置单一目标着重突破。
同时要多参加实践,不断的练习,不断的重复,不断的让点评人指出问题所在,这样才会在迭代中把自己的能力锻炼的越来越强。
另外,我想说的是,对于追求一个终身成长的人来说,出现问题和错误是不害怕的,而且有时候还非常的期待,因为这正是提升自己的很好的一个机会。
所以,真的不要怕犯错,即便是你做的很差、很烂,也没有关系,下次能有提升,有进步就好了,在不断的试错迭代中,最终会成长为一个理想的那个自己。
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