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对于中国电影可以说出现了很多个性和特点,那就是方言电影和乡土、市井写实风格齐上阵,社会问题大胆揭露,更重要的是这些电影各个票房都很好,口碑极佳,可以说是国产电影品质提高的极好的征兆。
从《我不是药神》到《无名之辈》,再到《狗十三》,从上海的吴侬软语到贵州话再到陕西话,这些地方文化竟然都可以轻松突破区域限制,看似小众,却被广大观众所接受,真实散发着接地气的吸引力,让人们在真实中产生了共鸣。
《狗十三》可以说是一部既能让无数尚未长大的人感同身受,同时也让很多已经长大了的人感觉到年少时的熟悉记忆,更让很多为人父母的人得以反思。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什么是好的教育?怎么做才是真的为了孩子好?
在这里,看电影的人,在流泪中共鸣,在共鸣中反思,回顾自己的成长,更需要想想怎么不让错误的教育继续。
不被理解的青春年华
青春期并不只是和叛逆相连,更多的时候,人们需要的是理解,在尚未长大的内心里,无数的迷茫和无助,让青春期的孩子更渴望被接纳和包容,尚未丰满的羽翼,想要展翅翱翔,可是现实中三代人的思想观念的差异足以扼杀那些细小不易被察觉的感受。
喜欢物理,却被强迫加入英语兴趣小组;不要养狗,却被强制送狗;想要自己喜欢的狗,却为了所谓的“懂事”接受了一只陌生的狗;为了成全大人的饭局,却不能去看自己喜欢的天文展......
太多的不被允许,不可以,一次次砍掉了一个个新的念头和想法,即便是天才的思维,也会被消磨殆尽。
不被理解的童年和青春,犹如泛舟大海,一叶独行,环顾四周,都是最亲近的人,却没有一个真的理解,所谓的爱,却是对梦想最大的扼杀。
没有道理可讲,不听话就打
人们总是渴望被真诚对待,却从小被谎言环绕,在大人眼里,孩子没有意识和判断力,哄一哄就可以,一次次不守诺言,一次次开玩笑,让不守信的概念植入大脑,成为了日常。
大人的事才是事,小孩子的不是,大人的话才重要,小孩子的表达和想法可以直接被忽略,最可怕的是,小孩子真实的想法只要与大人的利益相背,就会被认为不懂事,不听话,会被职责,曾几何时,懂事、听话、乖孩子变成了贬义词,意味着委屈自己、没有个性和独立。
电影中的李玩因为丢了狗四处找寻,不愿意息事宁人做个乖孩子,导致爷爷摔伤了腿,奶奶外出找寻,最终被爸爸暴打,在大人眼里,一只狗不算什么,家庭的安宁超越了个体的喜忧。如果真实的想法和需求是家庭所不认同的,不仅没有过多解释的机会,而且还会被打压,就这样很多孩子还未长大,就已经失去了自我,仅仅学会了听话和服从。
就这样,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渐渐变成了最有距离的人,明明应该互相信任,却产生了越来越大的隔阂。
所谓的顾全大局,都是一次次无声的妥协和委屈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识大体、顾大局是非常优秀的传统美德,被千百年来颂扬,包括之前热播的宫斗剧《延禧攻略》里的白月光富察皇后,也是这种思想最好的代表,可是,她顾及了所有人的感受,唯独顾不了她自己,最终结局悲惨凄凉。
电影中的父亲为了大局,竟然让上初中的女儿喝酒,为了让女儿不再找丢了的狗,就直接买了个相似的强迫她接受,为了陪领导们喝酒就劝女儿不要去看科技展,各种为了大人们的“大局”和“大事”,一次次委屈孩子,让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说谎和妥协。
所以,等到一个人三观都定型了再去让他变得诚信,其实很难,价值观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改变,那些固定的思维模式在无形中会不断地支配着人们做选择。
“巨婴”是怎样产生
提到巨婴,很多人会联想到电影中的弟弟昭昭,因为是个男孩儿,一出生就被众星捧月,从取名的用心就看得出家庭里男女的不平等,给女儿随意取一个“玩”字,给儿子却绞尽脑汁想了一个寓意非常美好的“昭”,而这只是不平等的开端,女儿长大初中连真冰都没滑过,可儿子刚会跑就被送去教滑冰,儿子过生日,电影中的爸爸忍不住想唱歌,可是女儿却从未获得如此“殊荣”。
这部电影里,太多折射现实的情节,其中,关于熊孩子和巨婴的出现,在这里能找到一些答案。
一个被全家人捧在手心里,当做心肝宝贝、小皇帝来宠爱的孩子长大了会怎样?全家上下全心全意为一个孩子服务,犯了错不忍心责怪,别人谁都不敢惹他,怎么能够拥有同情心和独立人格?
剧中的小男孩儿昭昭用玩具宝刀伤到家里人和狗狗,不仅没有被责备,还说孩子小不懂事,没有错,这样的价值观只会让孩子的任性和蛮横增长,对于养成谦虚有爱的性格没有一丝好处。
巨婴的产生,更多是因为过度纵容,不被约束,习惯于索取,一旦得不到满足,就会气急败坏,更别谈责任感和付出。
最终的理解,夹杂着心酸
电影的末尾一首《再回首》让人无比心酸,看似李玩和父亲最终达成了和解,她用非常出色的成绩得到了父亲的认可,而母亲的电话也让李玩明白了父亲的不易。
可是,这样的理解终究不是带着温暖的情感交流,而是看透生活后的理解与心疼,这样的和解其实充满了心痛和不甘,只是懂得了宽容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