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上周听一个讲座的时候,听到一个观点——讲师说大学一定要好好学习,别把“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太当真。
周围的人,尤其是伴随着“民谣”的发展,不管真伪,文青群体异军突起,几乎每个人都很热衷于“诗和远方”,“出去走走”的好处不假思索,张口就来。所以听到讲师的话的时候还是有触动的。这感觉就像小时候准备跟小伙伴出去浪然后老妈告诉自己作业还有好多。
其实细想也是不无道理的,人生有好多个四年呢,就真的一定要在大学把想去的地方都去个遍吗?一定要在大学去追寻远方吗?并不一定啊,又不是真的生活在大海,以浪为生。如果真的花太多时间思索怎么到更多的地方,会不会有点短视呢?四年之后的自己与进大学时差别难道就仅仅只在去过的那些地方吗?在人生升值最快的时候,还是要更合理的安排一下的。
“趁年轻,我要去看看”总归是不错滴,总比“死宅”要好很多了(每每想起高中死宅的自己都无比嫌弃以及不可理解!),想想旅行整个过程的“查地图、做攻略”不是也很锻炼人吗,应对过程中的种种突发状况也是烦躁并赤激着,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得到锻炼;况且,生活中的变量太多啦,谁能保证以后的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以及狂热的激情呢?言而总之,这其中的好处、带给自己的变化是挺立竿见影的。
最后,任何事情,过犹不及,掌握好一个度就很好啦,在路上,但是也会为更远的远方做着当下的理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