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7

                                                                深刻感悟“四下基层”的思想精髓

  “四下基层”是密切联系群众、转变干部作风的重要法宝,是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有效方法,是加强党的建设、做好各项工作的宝贵财富,具有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和实践伟力。

  “四下基层”蕴含着深厚的为民情怀。“四下基层”秉持坚定的人民立场,蕴含着真挚深厚的人民情怀。王伟光认为,“四下基层”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科学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等重大问题,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重要实践。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长李毅提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四下基层”是坚持人民至上的生动写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性的生动体现。林尚立认为,“四下基层”的核心在于联系群众、服务群众、造福群众,是执政为民的行动体现,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工作方法。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周占华认为,“四下基层”秉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集中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治国理政中的“压舱石”作用。

  “四下基层”蕴含着鲜明的实践导向。“四下基层”着眼于将问题解决在基层、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将发展落实在基层,体现着鲜明的实践品格。李毅认为,“四下基层”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化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坚持以深化调研推动解决发展难题,以汲取群众智慧指导实践发展。

  “四下基层”蕴含着系统的科学方法。“四下基层”立足于“下”、植根于“民”,突出问题导向、强化系统思维,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科学工作体系。方江山认为,“四下基层”蕴含着高超政治智慧、非凡战略眼光和系统思维方法,全面认识、准确把握“四下基层”的根本要求、目标指向、方法途径,在深刻感悟“四下基层”深远历史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中奏响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时代更强音。“四下基层”蕴含着强烈的担当精神。“四下基层”直面人民群众诉求和地方发展难题,勇担使命勇挑责任,彰显出强烈的担当精神。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曹应旺认为,“四下基层”是探索摆脱贫困的发展之道,为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生活,充分展现了共产党人注重实干兴邦、为人民谋幸福的责任担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贯彻“群众路线”,传承“四下基层”精神 1988年底,习近平同志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首创“四下基层”制度,即...
    wind_6c2c阅读 54评论 0 0
  • 践行“四下基层”优良作风 近年来,安格里格镇深挖“四下基层”理论内涵和实践途径,用活“四下基层”实践锻炼载体...
    娜依826阅读 60评论 0 0
  • 年轻干部要深入基层、扎根群众 “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可枝荣”。树木生长,向下扎根,是自然的选择,更是生长的力量。新...
    攀竹阅读 62评论 0 0
  • 拆违工作要以人为本 石家庄出台的《关于大力支持省会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城市容貌是城市形象的最直观体现,...
    牛油果_88f7阅读 73评论 0 1
  • 年轻干部要锤炼“三力” 扎实主题教育“基本功” 新时代新征程,年轻干部要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争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
    dsjj阅读 7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