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巨人的工具》这本书里,作者介绍了一位漫画作家斯科特亚当斯。他创作的呆伯特系列漫画畅销六十多个国家,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转载。
但在他的漫画事业成功之前,呆伯特只是个坐办公室的白领职员,从事的是跟画画和写作毫无关系的工作。为了不影响上班,他必须每天早上四点起床创作。而且这件事在很长时间里给他的回报微乎其微,却要耗费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但他还是坚持了下来,并且取得了成功。
亚当斯在书中分享了很有价值的经验,其中关于“目标”和“系统”的观点对我特别有启发。
在他看来,他做的这件事情最初并不是要去完成某个具体的“目标”,事实上一开始他也没有“目标”,他并不知道最终会做成什么样子,而纯粹只是为了发展一个自己认为很重要的“系统”。
“目标”的意思很容易理解,就是这个事情我要做到哪种程度,做到了我就会有什么样的回报。
为了得到这个回报,我的所有努力都要围绕这个“目标”展开。
“系统”的意思稍微抽象一点,对于个人而言,它可能包含有几项技能或生活习惯,或者是竭力培养的某种关系,而且还要处于一个连续发展的状态。
有了这个“系统”我可以做很多事情,但它不是为了某个具体的“目标”,或者说使这个“系统”本身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就是它最根本的“目标”。
亚当斯一开始的创作历程,就是在打造这样一个系统。他的作品最初发表在博客上,有没有人看、能不能挣钱,对他来说都不重要,关键是让自己的创作能力,让持续创作这件事,让这个系统长期得到维持和发展。
对于怎么发展,他主要做到了两点。
一、持续输出。就是定期写、坚持写,努力做到不断更。
二、精进技能。他在创作过程中测试不同类型的话题,使用不同的语气神态,来验证哪一种方式更受欢迎。
就这样经过日积月累,他的“系统”逐渐成长起来。直到后来名声传开,受邀在《华尔街日报》上开专栏,及至蜚声海内外。
在读亚当斯的故事时,我一直在想,既然很多事情并不知道它能带来什么回报,有什么结果,那为什么还要坚持呢?
比如健身、比如读书、比如每天抽空写这些文字,谁能确定无疑地告诉我,将来的哪个时刻我能得到哪些具体的好处?那我还做不做?为什么要去做?
如果每天都被这些问题困扰,那我真的是要寸步难行、故步自封,总之啥都别干了。
而亚当斯对我启发就是,对于那些非常重要,需要长期积累,而短期又看不到回报,甚至没有明确“目标”的事情,不妨干脆抛弃功利的想法,只是单纯的把它当成一个“系统”去打造。只要持之以恒、假以时日,“目标”自然会出现,付出必然有回报。
简单来说,只要做到这两点。
一、选择。找到内在的行为动机,构建自己的动力“系统”。
运用终局思维,想想我的终极目标,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我大概率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吸纳多少资源、养成什么习惯,然后回到当下,查找不足。
或者我并没有长远的目标和庞大的野心,只是选了一件我喜欢的事,我愿意长期为之付出时间和精力,并能从中获得巨大乐趣,能感受到强烈心流体验的事。
其实关于选择做什么事,最近几年我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就是但凡一件事情能让我坚持不懈,并不是因为有一个确定无疑的成果在等着我去奋力采摘,而是因为就算一无所获我也不觉得遗憾。
二、行动。不遗余力地投入,不计得失地坚持。
就说我吧。健身、读书、码字就是我自己“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你要说这三者之间有没有直接的联系,是有那么一点,或强或弱吧,但你要说这三者一定能帮我成就个什么,那可真是有点无稽之谈了。
但我就是喜欢这些,就是想每天在这些事上既能置身世外地享受生命,深沉地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又能置身事内地磨练自己,真切的体会到自己的进步。
至于将来嘛,中国有句老话: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我相信只要我的耕耘是建立在“系统”的支撑之上,撒下的种子就总有破土而出的时刻。至于最终会结出什么果子,届时命运自有答案。
总之,不管是因为有了明确的“目标”从而返身构建系统,还是因为有了坚实的“系统”进而孕育出了“目标”,所有长期“目标”的达成都有赖于一个既固若金汤又不断进化的“系统”。
没有这个“系统”,一切“目标”皆是幻影。而如果有了这样一个“系统”,则所有成长都是收获,所有进步都是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