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会遇到这样的人,他们总是自以为是,总认为自己做的是对的,听不进别人诚恳的指点和建议。和这类人一起团队共事是一种折磨,他常常是团队中的异类,无视其他成员意见,甚至偏离团队目标而不自知,反而摆出一副世人皆醉我独醒的超然态度。明明事实摆在那儿,对错分明,却偏偏嘴硬,不肯承认自己的谬误或失算,执意归咎于一些虚无缥缈的外部客观因素。一句话,“反正我没错”。
这大概是一种病吧。一种心理上的“认知偏差”的病。关于认知偏差,有一个观念叫做“高于平均值”效应。“平均值”的基本概念是50%的人低于平均值,另外50%的人高于平均值。然而,当被问到“在某一技能方面(例如唱歌,开车等),你是高于平均值还是低于平均值”时,认为自己能力“高于平均值”的人数绝对远远超出你所预期的50%。
不过,这种“高于平均值”的特质是被写进我们基因里的,这其实是一种“乐观”的态度,因为乐观的人更容易生存,在遇到挫折时更有勇气去面对和迎战。但,如果这种“乐观”太过盲目,甚至大到一定程度,就是有害的。这就是我们俗称的“自以为是”,以至于完全无法正确的认清自己的真实情况,盲目乐观地认定自己水平远高于平均值。
与这类人交流,个人觉得没必要太过委婉,挑明事实,直戳真相,把话给说开比较好。含蓄的建议对这些人可能根本没有用处,他们的脸皮厚着呢。于人这样,于己也要警惕落入“自以为是”的陷阱,提醒自己,要有空杯心态、绿灯思维,听一听别人的思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