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其实并不是我的主意。那是很多年前认识的一个朋友,他组合的词汇。而我之所以引用,是因为深深的认同感。原本是一个最头痛写作的男孩,因为这样一个词汇,我竟生出刮目相看之感。
生活与其说是一场轮回,倒不如说是一场历练。我们总是要经历千百种的历练,才会变成现在的模样。前夜,我还在为一不小心退出简书没能够保存的文章而不情愿。因为灵感来的蹊跷,当时当下的思绪,事后想要回想起来,总不是那番味道。
可是,没有了就是没有了,即使懊悔,也寻不回。然后就想起小时候第一次为此种事件所做的挣扎:那还是陈菇凉上小学的时候,那时候我随父母一起生活在北方的一个小村落里。90年代的物质生活相信你我都有同感,那时候的一块钱,应该可以当现在的一百块来用吧!正是因为如此,当时的我,利用课余时间,会去村里的一家制作鞭炮的小作坊里给人插“引子”(我记得是这么叫的,也就大概是炮芯的意思),插一盘一毛钱。而我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我加班加点的插了二十二盘,挣了两块两毛钱。那应该是我人生的第一份薪水吧!
我现在已经想不起来当时为什么那么拼了。也许是为了买点好吃的,即使我并不是个好(四声)吃的人。也许是一个女孩子开始慢慢懂事,想用这样的方式向别人证明,自己已经是个大人了,可以挣钱了!
时隔多年,我只能想到这些。当然,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当我特别开心终于领到了自己辛辛苦苦挣得的第一份薪水然后躺床上睡醒之后。我完全想不起来我把这份薪水放哪里了。在几番周折过后,我认定应该是在领了薪水回来的地方,不小心给弄丢了。然后我用了一个特别原始的方法试图去寻找,我努力回忆白天去过的每一个地方,然后拿着手电筒把白天走过的路挨个搜查了一遍,依旧是没找到。(后来回到家里正郁闷呢!摔枕头想生气来着,结果在枕头里面找到了)
其实好多时候,我并不觉得自己是个聪明人,甚至说,还有点笨。举个例子,小学时老师教怎么使用字典查生字。明明说的很清楚了,可是在我第一次使用字典查字的时候,我特别笨的从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都没有找到我要查的那个字。直到翻完之后再重新把老师教的方法梳理一遍才突然领会过来,字典要怎么使用。(我总是要比别人慢半拍)
到了现在我终于想明白了一件事情:所有得到的都是对某种失去的补偿,而所有失去的都会在某种意外中得到。生活,无不是如此。这样一想,好多事情,就释然了。
也许是从小就跟父母在外生活的缘故,对流浪这个词汇有了一种依附感。所以当他跟思想碰撞的时候,我竟然能够感觉到火花。
因思想只有派系之分,没有颜色。可是一旦开花,就绝不是刹那芳华。而流浪着的思想,需要有一个肉身,从而升华为一种灵魂。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