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海媚
寒假我看了《教师怎样做小课题研究》这本书。这本书从开展课题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开始讲起,涉及到从如何选题,如何写方案,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研究反思,成果搜集到如何组织和评价等内容。语言通俗易懂,并且结合实例,对我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为了留下深刻印象,我细致揣摩每段的内容,对照学习每个案例,边品味边细读,同时做好读书笔记和自己的随想,就像祝庆东老师在我眼前亲自做培训。我每天坚持读一章,大约三小时,精雕细琢的品味的确收获颇丰。
当看到“小课题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施方案”的时候,我想到了我们学校的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课题研究,于是觉得我们的课题似乎从中可以借鉴一下,并且进行适合我们学校现状的创新。就主题学习实验而言,目前的瓶颈可能就是教学方法的问题,我想,大家分组进行一个领域的'子课题研究未尝不是一种好的操作方法。
当看到“怎样撰写教学模式”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我想到了我们的课题研究。任何模式都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既稳定又发展变化的程序框架。一个好的教学模式应是开放的,发展的,进化的,他需要不断发展,不断完善。我们的教学模式是否也需要这样?
当看到学生自主教师导学六步教学法的时候,我又想到了我们的常规课。
找准我们课题的切入点,进行深入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提炼,再提炼后实践,我想这是我们未来开展课题研究的方向。
我认为小课题研究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获取经验的过程。主要特点是“小”。
1、选题内容和范围小,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关注的是学生、教材、教学等方面问题的“某一点”,某一细节;
2,研究难度小,周期较短(长则一学年,短则一星期),参与研究的人员少(1至3人);
3、方法简单,操作容易,见效快。
关于选题的几点说明
(一)如何选题
1、要考虑是否有价值:于我是否有价值,是否解决实际问题,解决的是不是最突出的问题
2、必须立足于“小而精”:要选择自己(或同备课组的二、三人)有能力驾驭,能搞得了,搞得好的具体实在的课题
(二)问题来源
问题来源,即选题的基本途径:a.教育教学困惑;b.与同行切磋交流;c.个人阅读学习中的思考;d.以学生言行为“标本”,通过观察、调查选题;e.应用他人研究成果。
(三)题目命名
1、重视拟题:确立一个合适的题目,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是对于整个小课题研究的目的、方向、内容、重点、方法的把握,题目含糊不清,意味着:研究方向不明、研究内容不清、研究重点不准。
2、拟题容易出现的问题 (→后为修改建议,下同)
(1)题目范围过大:《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小学二年级提高语文复习课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数学情境教学模式研究》→《小学二年级数学新授课情境教学模式研究》
(2)句式不规范,包括三种情况:
滥用祈使句:《让复述不再是背诵研究》→《增强复述的趣味性研究》或《提高复述口语化研究》
重复啰嗦:《语文书面表达写作方法训练及探究》→《小学高年级语文书面表达方法训练研究》、《关于英语兴趣激发、持续学习的实践与研究》→《激发和保持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研究》
成份残缺:《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小学三年级阅读习惯的研究》
(3)逻辑问题:
前后逻辑关系颠倒,研究重点不明。《构建主题课堂,实施主题阅读研究》→《实施主题阅读,构建主题课堂的研究》
逻辑关系不清,关键词前后交叉并存。《对小学生厌学与不写作业问题原因探析与解决对策研究》→《小学生不写作业的原因分析与解决对策研究》
3、确定题目注意的两个问题:
一是确定关键词。一个标准的课题题目往往包含五个关键因素:方向、范围、内容、重点、方式或方法。研究范围、对象要界定清楚,研究内容与重点要明确,关键词要提炼准确,整个题目的表述要做到意思完整、语言简洁,即体现明确、准确、完整、简洁四个基本特点。例:《小学低年级语文集中识字教学策略的研究》
明确。点明研究范围(学段/年级/学科)——小学低年级语文
准确。突出研究重点(内容/重点)——集中识字/教学策略,而非笼统的“识字/教学” 完整。一般格式为《XXX的研究》。
二是采用陈述句。 一般不采用“走进文本”“贴近生活”“我能行”之类口号式题目,或含蓄委婉得令人难以捉摸的表达如“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曲径通幽的有效引导”“诗词——古典文学跳跃的音符”“点燃文学激情,润泽学生生命”,另外,尽可能不采用祈使句。
小课题研究基本方法
从研究方法看,小课题主要采用基本的、教师易于把握和实施的经验总结、叙事研究、个案研究、调查研究等“行动研究”的方法
1、经验总结:从大量教学实践梳理、归纳、提炼出成熟、典型、理性的做法
2、叙事研究:叙述事件。用讲故事的方式,追述、还原自己亲身经历或者所见所闻的意义性的教育教学事件,表述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对教学理论的感悟。
3、调查研究:最适合教师做的一种“小课题研究方法”。分问卷式调查和谈话式调查等。在研究开始时作调查,可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汇总,用一定形式的数据呈现学生的需求,呈现某一现象或行为的严重性,利于我们进行反思,查找原因,提出对策,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工作。
4、个案研究:对研究对象的一些典型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也就是所谓“解剖麻雀”的方法。个案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个别团体或机构。
有人说:失败的人有两种,一种是光干不想的人,一种是光想不干的人。小课题研究能否取得成功,首先取决于你在研究过程中的思维含量;小课题研究重在实践,最终还是要落脚于实践。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做小课题是研究大课题的一种策略,是解决大问题的一种方法,去伪存真,扎实研究,做研究型教师。在研究中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我想这才是课题研究的真正意义。

伍海云.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微课10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