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德统一。当时这事实情况:
第一,德国统一的时候冷战还没结束,只是接近尾声,所以不能说冷战结束让德国统一;第二,外力也没让两德统一,美苏英法这四大国当中,没有一个说:好,现在德国可以统一了。恰恰相反,像苏联、英、法都不想看到德国统一;第三,两德统一实际上是西德吞并东德,而且用的时间很短,这种方式和速度超出当时所有欧洲政治家的预料。
相当程度上是人为的结果,起作用最大的就是当时科尔总理领导下的西德政府。
那问题也来了,它是怎么做到的呢?
要说这一点,我们先看一下当时西德面对的基本盘:
第一,四十年冷战接近尾声,苏联已经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继续控制包括东德在内的东欧国家,这样一来,当年让德国分裂的这种外部大结构第一次出现了松动。换句话说,德国分裂不再是必须的了,这是四十年来的第一次。
第二,德国被分裂四十年,但统一仍然是两德的民心所向,更确切一点,大多数东德人对西德的向往挡都挡不住。
所以基本盘是非常有利的。
那主要困难在哪里呢?一方面,还是外部的顾虑,我前面提到过,特别是苏联、英、法实际上不想看到德国统一;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东德政府不愿意统一。东德政府心里非常清楚,和西德比起来自己的劣势太明显,如果统一的话它事实上就是被西德吞并。
那当年东西德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呢?要知道东德在五、六十年代曾经发展很快,被赫鲁晓夫称作“社会主义的橱窗”。但是再往后就不行了,到两德统一之前,东德的GDP只有西德的13%,劳动生产率不到西德的三分之一,科技水平落后20年,实际人均工资收入差出10倍,更不用说西德还建立起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福利制度。东德政府在这样的情况下,当然不愿和西德谈统一了。只要东德坚持不谈,西德也没法强行统一。
那西德是怎么做的呢?
第一是避免冒进,顺势前行。
什么意思?1989年东欧国家出现剧变时,西德当然知道,统一德国的机会来了。但是它也非常清楚,德国统一这件事太敏感,如果条件不成熟就打出统一的旗号,反而会引来一大堆的阻力,最后很可能统一不了。所以西德刚开始根本不谈统一,那谈什么呢?谈民族感情。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子的:东德政府不让东德人跑到西德,著名的柏林墙就是为了这个目的修建的。但是东德人可以去其他的东欧国家。问题就来了,到1989年的时候其他东欧国家,像波兰、匈牙利发生了剧变,它们和西德的边界开放了,所以大批东德人就转道这些国家跑到西德,一开始一个月几千人,很快就增加到一个月8万多人。
这种情况下西德政府就出来说话了,说那些出走的东德人都是德国同胞啊,我们要为他们提供方便,提供保护,而且还要求匈牙利这些第三国提供帮助。所以你看,这个时候局势刚刚开始发生剧变,西德政府可以说只字不提统一,只是打感情牌,等待局势的进一步发展。
那它等到什么时候提出统一口号呢?等到东德政府对国内局势失控的时候。起点就是柏林墙倒塌。前面说了,东德人经过波兰、匈牙利往西德跑,而且好几个地方爆发大规模游行,最后东德政府没办法,只好宣布开放柏林墙。你注意这个词,只是开放,相当于允许大家穿越边界。但这个事情马上就失控了。
怎么失控?11月9日晚上开放柏林墙,结果第二天柏林的民众就开始自发地去拆柏林墙,到第四天光是去西柏林的东德人就有50万人,两边民众已经大规模狂欢,大众对统一的热情一下子爆发出来。东德政府根本控制不了局面,柏林墙开放后一个月不到,连负责监控整个社会的东德秘密警察机构都被民众捣毁。(这个机构简称斯塔西,你如果看过《窃听风暴》这部德国电影肯定不会忘记这个名字)
到了这时候,西德觉得机不可失,才快速打出统一旗帜,开始真正发力。这就是西德行动的第一个特点,避免冒进,顺势前行。应该说当时西德政府时机拿捏得非常好。
第二,在关键局部使用绝对优势资源。
西德提出统一构想以后,对东德政府说别的都好说,但有一个前提不能少,那就是东德必须搞西方式的自由选举。东德政府此时面对国内汹涌澎湃的统一热情,没有别的选择,只能答应。一旦东德自由选举,德国统一就到了非常关键的一步,那就是东德谁能当选。
当时东德有一个政党在统一方面的政策和西德完全一样,但它在民调当中排在第二。怎么办?西德一下子拿出了它最大的优势:资金。西德总理科尔亲自向东德选民许诺,如果那个排名第二的政党在大选中获胜,不管东德人存了多少存款,都可以用1:1的比例兑换成西德马克。要知道当时1西德马克至少值4东德马克,这相当于西德政府直接给东德人送大笔的钱。
西德很多官员批评说这代价太大了。但科尔总理认为,在这样的关键时刻,这么做完全值得。结果是什么呢?他宣布完以后,东德选情马上翻转,西德支持的政党大胜,那之后东西德的统一谈判就完全按西德的想法来了。这就是关键局部使用绝对优势资源。
第三,妥善平衡大国。
在四大国当中,美国从一开始就支持德国统一,条件是德国留在北约。但是苏联的条件是德国不能参加北约,否则不同意德国统一,要知道在东德还驻扎着几十万苏军的精锐部队呢。这怎么办呢?
西德非常清楚,美国的支持是一切的总前提,所以美国的要求必须答应。取得了美国的支持,西德再去做苏联的工作,最后作出几大让步,换来苏联同意。苏联一旦同意,德国统一的外部制约基本搞定了,只剩下英法,特别是法国坚持反对德国统一。
最后关头西德作出一个重要让步,放弃一项自己最大的资产——西德马克。要知道当年的西德马克可以说是最坚挺的货币,信用最好,很多国家都愿意把它当外汇储备(说句实在话比今天的欧元好用多了)。而现在用的欧元最初是法国提出来的,西德一开始不愿意。但到这个时候,西德总理科尔告诉法国总统密特朗,如果法国支持德国统一,那统一后的德国下一步同意放弃马克,支持用欧元。法国最后同意。
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一开始态度非常坚决,如果德国保留在北约内,那就不能统一。但科尔一直在做他的工作,特别是因为苏联国内形势越来越差,最后科尔做的最主要的让步有三点:一是统一以后的德国军队削减40%,二是为苏联从东德撤军提供80亿美元的经费国;三是对苏联国内经济改革提供资金上的支持。
所以你看,德国能以这样的速度和方式完成统一,关键在于西德政府策略得当,基本上做到了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同时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了最大。当然这里最关键的,还是因为西德顺应了德意志民族要求统一的强烈需求,正是这样一种基础性的动力,让当时西德政治家有机会运用自己的政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