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的智慧》是佛教高僧星云大师与凤凰卫视总裁刘长乐的对话录,共有《有容》《伏惑》《若水》《度己》《变通》《多元》《管理》《信远》8个部分。书中两人的对话,妙语慧言,俯拾即是,让人充分感受到智慧的甘霖,悟到开悟人生的一些智慧。
1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为本书作序《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说道:读《包容的智慧》,我们大家真的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化机之妙;有“荣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包容之心。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终南别业》。随意而行,不知不觉地来到了流水的尽头,看似无路可走,索性坐下来,看天上云起云落。一行、一到、一坐、一看,悠闲、超脱。
百度了以下此句,引申出的解释是:第一种,处绝境时不要失望,因为那正是希望的开始;山里的水是因雨而有的,有云起来就表示水快来了。
另一种境界是,即使现在不下雨也没关系,总有一天会下雨。
从水穷到云起到下雨的过程,正如人生。每个阶段都可能遇到困难和挫折,如果用这种诗境来看待,处处会有活路的。“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
归来偶把梅花嗅 春在枝头已十分
此句出自书中第一部分《有容》,说的是开悟的方法千奇百样。唐朝一位比丘尼到各地遍参之后,回到庭院,见到已开放的梅花,终于开悟,说道:“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此句告诉人们,你一直苦苦寻找的,往往就在眼前。要好好珍惜当下,珍惜已经拥有的,珍惜好身边的人,珍惜好身边的物。不要好高骛远,不要盲目去追寻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欲求则无。
只有顺其自然,做你该做的,那么该发生的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生。你没看见,不代表它没有“生长”。
书中紧连着写到了参禅前后不同的感悟:没有参禅的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参禅的时候,“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等到开悟之后再看,仍然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只是生活的内涵、品味不一样了而已。
3
世上本无事 庸人自扰之
一次,六祖惠能大师看到两个人在争吵,对着一面旗子,争得面红耳赤。一个说:“如果没有风,旗子怎么会动?肯定是风动。”另一个说:“没有旗子动,你怎么知道风在动?肯定是旗子在动。”
惠能大师说:“其实,不是风动,也不是旗动,而是两位心在动啊!”
生活中也是如此,许多的问题和麻烦,完全是由自己引起的,“没事找事”的人不在少数。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对所有的事都执着,对所有的烦恼都招惹,烦恼由此而来,心里哪来的平静!
心静则万物莫不自得,心动则事象差别现前,如何达到动静如一的境界,关键就在我们的心能否去除没有必要的比较、欲望和空想。
4
不给别人留余地 可能自己没有立锥之地
一天,阎罗对两个小鬼说:“你们两个到人间投胎,我有两个名额,一个一生忙着给别人东西,一个一生从别人那里拿东西,请选择!”
甲鬼抢先,说:“我要那个一生从别人哪儿拿东西的人。”乙鬼只能让步,选择那个一生都要给予的人。
阎罗也不啰嗦,宣判到:“下令甲鬼投胎到人间,做乞丐,到处向别人要东西;乙鬼投胎到富裕厚德家庭,时常周济别人。”
故事就是故事。佛教因果论解释,贫穷通常和吝啬、贪婪、不施舍、不与人结缘有关。
反观现实,只想获得,精于算计的人,一般不会有很好的人脉关系。
不给对方留一点余地的人,最终可能导致自己没有立锥之地。
说白了,就是利他,最起码,要在利己的基础上利他。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坚决不能干。
5
参禅何须山水地 灭却心头火自凉
书的最前面,有星云大师开的一剂生命的药方:好心肠一条,慈祥意一片,道理三分,敬人十分,道德一块,信行要紧,老实一个,中直十成,豁达全用,方便不拘多。此十味药,用包容锅炒,用宽心炉炖,不要焦,不要燥,去火性三分(脾气不要大),于整体盆中研碎(同心协力),三思为本,鼓励做要药丸,每日进三服,不限时,用关爱汤服下。
在当今社会,要保持平常心,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最不听话的是我们的心。今天要这样,明天要那样,心猿意马,翻来覆去。
除了反复无常,疑心、自私、贪婪等毛病也不少。有毛病就要用正道来治疗,用“心药方”,心头百病消除。
书的第二章《伏惑》,就讲到,要冲破迷津,解开心中疑惑,”心药方“就是良药。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自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