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听了魏老师的课后,我对“情绪”二字再次解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为什么我们会有情绪?我们总认为是别人惹的,其实根源在于我们处事的旧模式,旧模式中蕴藏着我们那颗自我的心。想要止住坏情绪,要内在觉知以往的不良模式,让它转化成良好模式。
今天的两个实例让我很受益。
1、当孩子对我们说话让我们内心难受时。军英老师马上觉知,孩子的这种说话方式是自己教出来了,就不生气了,反而理解孩子。结果避免了冲突,缓和了关系。
魏老师想让这个例子处理更完美,又结合朱老师的例子,给出了沟通方法:儿子,你说的话听着也有道理,只是妈妈听了心里有点儿难受。其实,仔细想想,我以前经常用这样的语气给你交流,你的心里一定也很难受,而我却从未体会过你的难受,也没理解过你。对不起,儿子,妈妈错了。今天我们知道了这种交流方式带给他人心里的不爽,我们就要止住,学习委婉表达自己的想法。妈妈要先从自己做起,改变与你交流的强硬模式,请你监督我,好吗?
2、中午吃啥饭?随便。
解决方法:表达你自己想吃的饭,结合家里的东西;让对方做自己喜欢的饭,我们表达喜欢吃对方做的饭。放下自我,这都不是问题。
魏老师又说到如何化解情绪?
我们要想:对方生气是没管好自己;相信孩子是善良的,想好且能好的;不好是暂时的,伤我们不是孩子的本心。
俗语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而我要说“良药爽口利下咽,忠言顺耳更利行”。
觉察情绪,会表达情绪。对方情绪化表达时,要了解对方情绪背后的需求,满足对方,成就自己!
感恩魏老师大爱引领,感谢弘仁家人的真情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