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把现在发生的不幸归因于过去是一种逃避责任且不愿积极改变的行为。但我仍然觉得一个人小时候形成的习惯对生活的影响之大遍布细枝末节,当然我并不反对阿德勒的观点,因为我们可以承认,也可以改变。
每当我、老公和老妈一起去逛超市,便会出现一副略显滑稽的人间烟火图。我负责搜寻和购买实惠的打折商品,并像寻宝一样乐此不疲。老妈负责购买打折商品的同时监视我老公,对我老公买贵了的东西指手画脚,并直到我老公放弃那件被她认为买的不划算的商品后才停止唠叨。而老公负责抓住时机摆脱我妈的监控偷偷把那些虽然略贵但他喜欢的东西装进购物车。结账后老公会半吐槽半炫耀战绩地告诉我:“本来我想买那个大闸蟹的,质量好也实惠,但是妈在旁边老是不停地说贵,只好放下了。但我趁她不注意偷偷买了这个最爱吃卤鸡爪,晚上我们回家边看电视边啃鸡爪,配瓶啤酒,太爽了!”说实话,我从内心又欣赏又羡慕我老公对自己感觉的尊重。也佩服他的灵活聪慧,曲线救国,总能既吃到了自己爱吃的美味,又没搞砸和我妈的关系。对比我被老妈同化了的购物习惯——买东西性价比高于一切,自己是否喜欢抛在九霄云外,老公其实在买东西方面也会精打细算,而且从不追求名牌,但是如果遇到他真正需要和喜欢的东西他一定会毫不犹豫买下。结果因为老公的灵活和坚持,夜晚我们有了鸡爪啤酒相伴,有滋有味、放松而美好。反观我自己我常常为了在保质期内吃掉买一赠一的蛋糕而打破一天的减肥成果,最终热量超标,现在我正在啃着买一赠一的赠品反思自己的习惯。虽然妈是我的亲妈,但只要她和老公同时出现,我永远站老公这边。因为我要捍卫好我已经失去但我老公却拥有的对自己感觉的充分尊重。我梦想着也许有一天,他可以将我同化,让我也找回那种顺应自己感觉而生活的喜乐。
前些天写快乐这种情绪,提到很多人倡导快乐不应该寄托于外物,因为外物引发的快乐不稳定。而我直觉外在的事物和内在的快乐是火星和烟火的关系,外在火星引燃内在的烟火(快乐)。但火星和烟火之间的导线是什么呢?现在我感到内心更加清晰,也更容易解开这团迷惑——那就是需求得到满足,感觉得到尊重。的确,外物不是快乐的来源,一个孩子得到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玩具的快乐远大于得到一栋别墅。这快乐来自他的感觉被看见、被尊重、被满足。不再是孩子的成年人多了一个可以满足自己的人——那就是我们自己。当别人不在意我们的感受的时候,我们自己难道也要对自己那么苛刻吗?成年人的情绪崩溃,不仅来自外界各种各样的艰难,还来自自己继承了父母的严厉,不肯对自己好一点点。当自己的需求被满足,当自己的感觉被尊重时,我们所感觉到的正是快乐的情绪,当然除了快乐,还有安全、还有值得……。每个人都在孜孜以求的幸福感、配得感、安全感本来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呀!小时候爸妈做了自己喜欢的饭菜,买了自己喜欢的玩具,给了自己不带苛责的赞赏,无数次这样的累积,成就了一个情绪健康的人。而不幸在童年没有得到这一切的人,可以烹饪自己喜欢的饭菜、选择自己想要的放松、给自己不带内疚的肯定,在一次次累积之后,也会成为一个懂得快乐的人。做一个能够感受快乐的人,才会觉得人间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