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们讲了通过写评论锻炼独特的思考力,今天我们来看看斋腾孝先生提出的思考时常用的5种方法,分别是:
比较
比喻
辩证法
现象学
系统思考
我把它们称为“元方法”,这么说的原因是这些方法的“颗粒度”足够小,通过对它们的组合、变形可以演化出更多的思考方法或者思维模型。
快年底了,我们不妨假设这样一个场景。大龄青年小明的亲戚特别多,每到过年串门的时候都小明最闹心的时候,你懂的。今年小明准备了满满的套路,准备怼死那些八卦的七大姑八大姨。没想到阿姨们也对八卦进行了迭代,十三姨居然问了这么个问题:
“小明啊,你是做互联网的,你们这个行业是不是特别小啊,新闻里说到互联网啊就听到阿里巴巴、腾讯,敢情你们这行业就两家公司啊?不如来阿姨的理发店做个学徒吧”
小明懵了,他发现虽然道理都懂,但依旧回答不好阿姨的问题。就好像当初他给家里亲戚解释他的职业“研发工程师”,讲了半天还是不得不承认了自己就是个“修电脑”的。
想对外行讲清楚一件行内的事,最好的办法是做类比,即找到两个不同事物的相似点进行比较。小明可以这么说。
小明:“十三姨啊,你去菜场买猪肉,不是总去那家队排的最长的猪肉摊?”
十三姨:“是啊是啊,那家猪肉新鲜啊,大家都买那家的。”
小明:“所以啊,排队的人多,大家就都觉得那家的猪肉好,就都去买。老板有钱,又更快的进更好的猪,生意自然越来越好。而旁边那些肉摊,光顾的人少,肉卖出去的慢,就不新鲜,买的人也更少,生意也就越来越差。”
十三姨:“小明你分析的还挺有道理的唉。”
小明:“在我们这个行业里,阿里腾讯就是那家生意最好的’猪肉摊’,最受关注而已,其它’肉摊’也多的是,但谁会注意呢?”
你看,很多时候理解事物,表达对事物的观点都可以围绕其和另一件事之间的比较来展开。当被别人问起一件不知该如何作答的事情时,最好的办法是去找到一件相似的事物来比较两者的不同,或者找到一件看似完全不同的事情来洞察相同的底层逻辑,就像小明例子中的“马太效应”。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来看看从相似的事物中找到不同。Uber,Airbnb引领了全球范围的“共享经济”浪潮,今年以摩拜、OFO为代表的“共享单车”也是燃到极点。都是号称“共享”,真的都一样吗?
仔细想想什么是“共享”?大白话,我的东西给你一起用叫共享。说的专业一点,把事物的所有权转化为使用权,借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建立起C2C的交易平台,从而产生经济效益。这么来看,Uber是我的车带你飞,Airbnb是我的房子给你住,而中间的撮合由平台完成,他们更像是“共享经济”。而共享单车呢,摩拜的车100%重金自主研发,OFO也绝大部分是自营,是B端生产制造产品给C端用户租用的模式,是“租赁经济”,共享单车的模式其实和“酒店”、“网吧”更加类似。
无论通过比较得到的观点是否准确,确实会给人一种“言之有物”、“一家之言”的印象,我们的命题不是要100%正确,而是能够表达“独特的观点”,不是吗?
村上春树获得耶路撒冷文学奖,发表演讲时提到“在一面高大、坚固的墙和一只撞向墙的鸡蛋之间,我将永远,站在鸡蛋的一边”。
根据演讲全文,这并非简单地在暗示强者和弱者。更深层的含义是我们所有的人都是“鸡蛋”,名为体制的“高墙”高耸在我们周围。体制本是为守护我们而存在,但有时候也会失控造成危害。监视体制的正确运作,保护“鸡蛋”的尊严就是村上春树作为小说家的使命。
“高墙”、“鸡蛋”的比喻可谓绝妙,所有人都可以立刻在脑海中浮现出形象,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即视感”。事先找到一些具体的形象,改编为一种喻体并由此引申到想表达的本体上来。试想如果村上春树只是直接论述了体制和人们之间的关系,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印象会有“高墙”、“鸡蛋”这样的比喻来的深刻吗?这就是比喻的力量吧。
麻将我们都玩过,四人中有一个和牌,游戏立刻结束。整个麻将的过程,就是“组成”、“和牌”、“推倒”、“洗牌”的循环过程,这不像是对我们人生一个绝好的比喻吗?昨日还是今朝,迎来的是完全不同的早晨,当然也没有同样的白天和夜晚。一个高峰预示着一个低谷,一次失败又孕育着一次成功。人生须臾,不过尔尔。
我们平时听到的行业术语中,也大量使用着比喻的思维方式,比如“房间里的大象”、“紫牛效应”、“饥饿营销”这样大家耳熟能详的。小米商城除了卖小米生态链相关产品,也卖毛巾。是的,你没看错,是卖“毛巾”。匪夷所思是吗?小米副总裁,生态链负责人刘德在解释时就用了一个非常贴切的比喻,小米发展到今天有2.5亿的活跃用户,与其让这些流量白白耗散掉,不如利用这些流量来转化一些营业额。就像一个火热的炉子,热气散就散了,不如借助余热来烤一烤红薯。所以小米卖毛巾做的是“烤红薯生意”。是不是有“秒懂”的感觉?
接着来看看辩证法思考。经历过“马恩列斯毛邓”锤炼的我们对辩证法再熟悉不过了,斋腾孝先生这里指的并不是太深奥的理论,而是一种基于对话的思考,是一种在命题与反命题之间确立矛盾并克服矛盾的思考。
矛盾是思考的原动力。
我时常对小伙伴说,如果这件事你只能看到好的一面,所谓有百利还无一害,那只能是因为你看的还不够全面,不够深入。这个判断正是辩证法的体现,任何事物一定有对立的另一面,能够想清楚这个“反命题”非常非常的重要,只不过有时候这个“反命题”意味着短期可以忽略的因素,有时候却是一个足以致命的陷阱。
“如果一个问题有上、中、下三种应对策略,我们总是应该选择上策”
“这个机会是我一个特牛X的朋友给我量身推荐的,听TA的准没错,再说总得给朋友面子啊”
“都说那些快餐是垃圾食品,平时还是少吃为好”
“这个功能竞品做了以后效果很不错,我们也不能少”
等等。这些命题看上去足够正确了,往往这种情况下思考把命题空间更大,更有意思。比如上中下三策的例子中,虽然上策目前看上去能得到最好的效果,但花费的时间更久,产生效果的周期略长;又或者当前实现上策所需的资源不足;又或者考虑到当前所处的微妙的关系中,选择最“笨”的办法恰恰是舍小利以谋远,诸如此类。可见结合上实际情况,“上策”并非总是“上策”。
分析商业行为时经常使用的SWOT法,也是在应用辩证法思考,考虑自身的优劣势,机会和风险并存。大家在日常作出判断和选择时,不妨在纸上画两列,左边列优势项,右边列劣势项,帮助自己做出更理性的选择。具备辩证法思维也能在社交、表达的过程中给人一种考虑更全面,不“人云亦云”的感觉。
提出反命题并非总能有重大发现,真正重要的是养成思考反命题的习惯,就算是说应该花和思考正命题相同的时间来思考反命题也不为过。
斋腾孝先生研究生期间的专业是“现象学”,他概括现象学的要点是“暂且抛去对经验真理的确信,首先关注现象本身”。
在欧洲,中日韩经常被共同视为“东亚”,有一种“格外勤奋的地区”、“经济强盛,生产各种产品的地区”的形象。但是,在这三国之间,互相觉得对方相像的人几乎没有。也就是说,“东亚”这一概念本身就不是现象学的解释。反之,如果严谨的分开考虑,意识到“不同国家的人是很不一样的”,更进一步,“一个国家中也有各种各样的人”这样的结论,就可以被称为是现象学的态度。
贴“标签”是现代社会中与现象学关联最密切的行为。你也许不知道,贴“标签”古已有之。在古希腊,异族被称为“barbaroi”,意思是“说着听不懂的言语的人”。正是贴上了这样标签,才根本没有想要进一步去了解的欲望,从而产生“这些异族人的想法和我们完全不同”、“他们是威胁”、“我们无法进行一些交流”等潜意识,那么冲突和战争也就不远了。
那么在我们身边,是不是也有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错误“标签”呢?像“现在的年轻人责任感真是差啊”、“国产的东西质量就是不靠谱”举不胜举。所谓的经验真理,往往会带有这样的句式:
“……从来就是这样的”
“大家都说,……”
“只要……,就能……”
类似的经典句型出现时,就要格外注意,是否落入了非现象学的陷阱,仔细观察思考再作出结论。
“成见”、“先入为主”是现象学思维的大敌,如何能以“无知”的状态细致地去耳闻目睹一些事,从而得到不同的输入和输出,这个问题我想再做些实践,以后有机会再分享。
最后我们来说说系统思考,这个话题可以独立成书,推荐大家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和丹尼斯.舍伍德的《系统思考》,这里介绍我深受启发的一种思维方式。
用“形态”来看待事物,不是关注要素本身,而是着眼于要素之间的关系。即所谓“解”在关系中。
仅仅听到一个音阶或音色,这并不是音乐。要多个音阶或音色组合,联系起来才能产生旋律,成为乐曲。也就是说听旋律这一动作本身,不要单个去听,而是要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
我们处理现实问题时也可以应用这种思维。比如“拖延症”这个世界级难题,如果不幸你身上也有,我相信你一定了解并实践过几种克服拖延症的办法。那么效果如何呢?我猜你自己并不满意吧。我见过的方法都是从自身出发来思考解决方案,也就是刚才说的关注了“要素本身”,比如制订愿景、把目标分解的足够小且可行、制造激励和正向反馈、刻意练习如何进入自己的心流状态,等等。而如果运用系统思考,着眼“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就会发现拖延症并非对你一个人造成影响,和你产生协作的人或团体是否也会因此受到影响,为什么这个协作网络可以容忍你拖延?协作关系如何变化就可以杜绝拖延病的“苗头”?
如果给自身打鸡血的方式不适合你治愈拖延症,那么从尝试改变你与他人的协作关系,让拖延不再是你一个人的事。但愿系统思考能给你带来启发。
—————————————————————
第二篇思考的方法论先写到这里,让我们来做一个总结。
1.思考时常用的5种思维方式,有助于打造你的独特观点,它们分别是“比较”、“比喻”、“辩证法”、“现象学”和“系统思考”。
2.运用“比较”时,可以使用“类比”来比较不同事物的相似性,找到两者相通的底层逻辑;也可以使用“对比”来比较相似事物的差异性。
3.好的“比喻”让人产生“即视感”,使人更容易理解你想表达的本体,并且产生深刻的记忆。
4.“辩证法”要求刻意提出“反命题”,命题和反命题间的矛盾会激发更深度的思考,在实践中往往能体会到原先忽略的问题,甚至陷阱。
5.“现象学”要求我们抛弃“成见”和对“经验真理”的笃信,用儿童般“无知”的状态细致地耳闻目睹,从而得到完全不同的输入和输出。
6.系统思考是对关注要素本身的升华,让我们着眼于要素间的关系,通过对协作关系的理解和把握,取得更全局性的思考。
希望今天的分享对您有所帮助,期盼听到您的声音。
—————————————————————
回顾:
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