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看到家里物品堆积,便下很大决心想去扔掉一些,可是在整理中总是纠结,这个看着好好的能用,那个看着还很新,买的时候都花了很多钱,扔了浪费可惜,于是总是留得多扔得少。而过几天又会因为堆着东西不知怎么收影响心境。《断舍离》这本大众手册看了也不下两遍,看的时候觉得很有动力,可实行的时候又是各种恋旧,总觉得扔了就少了很多睹物的回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执念难以改变。
自己扔不下手时,想到我们的爷奶辈,把东西都放成了古董,只要是有用的东西都是留着的,几十年没去用但都放得好好的,当后人看着赞叹年份时,都还是觉得留得很自豪。我们的父母辈,家里的东西也是很多至少半辈子了,我回娘家打开衣柜,还有很多我当女儿时的衣服,还有些我们小时候玩过的物件,父母都没想过去扔,也是心里很喜欢接受这样的吧。可为什么我总是想扔呢,又受影响深而做不到干脆。
这些年的网购让人的购物欲念畅快姿意,想要什么动动手指一键搞定,而且还上瘾成性,每天都在收快递拆快递,不管是不是真正需要的想到就买了,然后一不小心又把屋子到处塞得满满的。用不过来吃不过来的又是断舍离整理的纠结。衣物很多,没几件自己有多喜欢,但就像收藏似的越来越多。真是欲念不断万事难断。
每次去朋友晶晶家,去一次就想回来把满屋子现在不用的东西都扔了,太享受那种看不到一件多余物品的空间,每一件呈现都是现阶段使用的,井然有条,物尽其用。晶晶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买得少,而是舍得扔,扔得干脆,就自己的床上用品,每个床都七八套,而且觉得床上用品就跟穿衣服一样,经常换各种面料花色才心情愉悦,然后到第二年,就开始不断扔不断买。就算是多,但并不多余,因为换得勤快,用得勤快,扔一件再买一件,一直保持着自己喜欢的数量。有这么好的标准参考,可我依旧不喜欢的有用的还留着,生怕哪天喜欢了找不回。
我的梁老师真让人钦佩,喜欢看书买书,但每次翻看完了就会问有没人想看的,没人看就给收垃圾的了,饱读各种好书,知识渊博,但确不曾在家里看到有满屋子的书,她说想看的好书太多,没有太多空闲时间还会再回头去看哪些看过的书,不是工具书会经常用到,为什么要留下来占地方,分享出去还可以让更多人收益,所有在她的家里总是只有她正在看的书。而我家的书柜总是放不下新书,都被几年前的旧书占了地方。
满屋子的东西,真正需要用到恰当存在的没到三分之一吧,内心深处总是在呐喊,不用的快扔点,拿起却又放下。所谓断舍离,就是训练自己成为能够信赖的自己,最终彻底脱离“没法收拾的自己”。心里向往,路却很长,是病,得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