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和鳄鱼打架,谁会赢?
如果你被问到这个问题,你怎么回答?
别人我不晓得,我肯定是会反问:你没毛病吧?
但是,假如,问这个问题的是你5岁的孩子呢?
别人我还是不晓得,我肯定是会告诉他:他们不可能打架。
但林清玄是这样说的:“那,要先看是在水里打架或是在陆地上打架了?”
“对了,”孩子眼中亮起光芒:“如果在水里,鳄鱼会赢;如果在地上,狗会赢。”
“也不一定,还要掉进大鳄鱼和小狗,或小鳄鱼和大狗,或者两只一样大。”
“我知道了,大狗咬小鳄鱼,大狗会赢;小狗咬大鳄鱼,大鳄鱼会赢。”
“可是,还要看什么样才叫赢呀?”
这下,孩子陷入沉思了:“赢就赢了,还有什么才叫赢呢?”
“赢有好多不同呢,是咬到跑开就算赢了,还是咬到流血才算赢?”或者咬到死吃下去才算赢?如果两只都受了重伤,一只先死,是谁赢呢?如果两只打起来,那没流血的先逃走,流血的还在,又是谁赢呢?可不可能两只都输或两只都赢?“
看,这就是优秀的人与普通人的区别,也许大家要说,普通人对社会也自有其贡献,不可这样对比。是的,我也认为不应该这样比,可是,做为父母呢?我觉得应该比。
最近网上很多讨论教育的文章,观点五花八门,我觉得说得都有道理,但对我的冲击都不如刚才讲的那一段话,这段话虽然短,并且作者的写作意图根本也不是讨论教育,却反而让我认识到了大陆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巨大差别:
在西方教育中重要的是思考,而我们,重要的是答案。
按说我们的教育还是很不错的,论考试,讲比赛那就更厉害了。可为什么偏偏我们精英人士多,而伟大的人物少呢?思来想去,觉得我们与人家最大的不同是别人从小培养你看问题的方式,重在思考;而我们是教你解决问题的答案。人家要你随时随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我们是要你闭嘴听我说。
我觉得中国的教育有两个欠缺:一个是凡事太重结果,忽视过程;
记得孩子十一二岁的时候,因为脚长得太快,鞋子总是变小,终于不可以再穿童鞋了,于是去了一家运动品牌的店里,当售货员看到儿子穿上鞋子却笨拙地糸不上鞋带的时候,半是惊讶半是嘲笑地说:”这么大了,连糸鞋带也不会?“虽然不满意她的语气,但我也开始觉得有点难堪,心里埋怨儿子怎么连这么点小事也做不好。
至今仍记得儿子的样子,脸红红的,低着头,小声说:”妈妈没教过我绑鞋带。“那时,我才突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事情是这样,因为我要工作的缘故,儿子从不到一周岁的时候就送去幼儿园了,而我为了省事从来没有给他买过糸带的鞋子,全部都是那种易粘的,并且从未意识到这一点。而养一个孩子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他会不会糸鞋带这种小事根本不可能列入我的考虑范围。反正他每天自己能穿好鞋子,那么,他会不会系鞋带一点也不重要。结果就是发生了这一幕。
当时,我看出来儿子明显受到了打击,于是开口跟售货员解释了一下,并帮助儿子把鞋带糸好。回到家,我找出好几双鞋子来做样版,和老公一起把我们知道的系鞋带的方法都教了一遍,算是把这件事的后遗症减到最小。
后来对于儿子的教育,我常常进行反思,希望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可是,结果才是最重要的,这个思维的定势已经成为整个的共识,在教育上又怎么能例外呢?因材施教?那是两千年前的事了。
另一个是过度强调知识,忽视运用;
前几日看一篇文章里提到耶鲁的教育,说在本科阶段是重视通识教育,就是说:你从大学毕业,应当具备现代公民的完整智识能力,一般来说涵盖文学、哲学、数学、部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而不仅仅是被打造好只解决特定问题的工具。说得真好。工作中遇到过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能力怎么样暂且不说,文字能力简直不堪忍受,有时候我甚至恶意揣测,他们是不是连请假条也不会写?或者这里面没有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写作尚且如此,至于研究材料,分析能力,独立思考就更不待言了。总之,无论你跟他们说什么,最后都会回你一句,姐,你说让我怎么做?而你只想说,算了,不如我自己做。
这些人没有知识吗?错,人家高考分数也都蛮高呢?可是,他们不会运用,除了做选择题,他们做不来这么复杂的事情,要我们看这些材料,分析事情的原因,还要总结规律?不,你还是告诉我标准答案吧。
可是,世界上哪里有那么多标准的东西呢?人与人相异,事与事不同。不会运用,即便脑子里装满了标准答案,那些知识也还是死的,一点用也没。
希望有一天,当有人问你:狗和鳄鱼打架,谁会赢?
你会答:”不要急,你先说说,他们是在哪里打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