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心情不好,昨天我爸喝酒后把我训了一通”。
Q:“为什么?”
A:“那时候我正在做蛋糕,‘他说我什么事都不上心,只知道做自已喜欢的事’”
Q:“比如说,他认为你不上心的事有哪些?”
A:“说我对奶奶不好,不经常去看奶奶;说我因为大姨条件不好,病了我都不去看;说家里购买的门面租不出去,我也不关心。。。。。。”
A:“其实我每天上班也很累,早上7点多就出门上班,晚上10点多才下班。有时候有些顾客还很刁钻,有委屈也不想跟他们说,希望自己能调节好心态。奶奶是去看少了一点;大姨生病是去看少了一点。但他不能臆想我嫌贫爱富呀。好不容易有休息天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来调解。”
从家长的角度来看:
一、希望孩子多关心家里的人或事;
二、希望跟孩子有一定的沟通;
三、教育孩子尊老爱幼,懂些人情事故。
这几点我认为家长没错,错在于他沟通的时机和方式欠妥,做了一次很无效的沟通。
一、为什么要在喝了酒的情况下沟通?
二、为什么不先了解孩子的情况再沟通?
三、为什么要臆想孩子的想法?
四、为什么要强加自己的观念给孩子?
从孩子的角度来看:
一、家长对孩子的工作状况不了解,减压方式不理解;
二、常常的说教不但没有起到沟通的作用,反而造成反感。
三、孩子有自己独特个性、想法和对事物的认知。
以上几点我认为孩子也没有错。要错也错在沟通过少,理解不够。
现在生活压力、工作压力都很大,大家相互多些关心和包容。有时候作为家长要多关心理解孩子,不要有太多的说教,要正确引导。常常的碎碎念让孩子不愿意跟你沟通,甚至加快离开你的步伐。有时候会无端的增加孩子的精神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