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起点极低到高度极高 越笨拙越努力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共读《曾国藩传》一

1.上天没有给自己一个与雄心相匹配的聪明大脑,怎么办?

曾国藩和年过40的父亲曾麟书。前者踏入考场快十年,后者考试了17次,屡考屡败,成为众人的笑柄。

每一次的考试对他们来说都是考验,除了身体上的辛劳,还有精神上的屈辱。

这天一早,他们带着考篮,用来装笔墨纸砚书籍和食物的,加起来有30斤左右重,徒步几百里,来到考场。

这一次,曾麟书终于考中秀才,而曾国藩不仅落榜,还再次受到了他人的嘲笑和讥讽,最严重的是被主考官当众批评,考卷也被当成了反面教材,这通“悬牌批责”是很难堪的事,相当于被全省示众,这一下,曾国藩在全省都出了名。

可想而知,这对曾国藩的打击之大了。第一次被如此的批评,他不断反思,发誓要找出是失败的原因,最终他得出结论。

第一,不够聪明,连续六次考秀才失利。

第二,要做出超人的努力,只有破釜沉舟,  奋发图强,才能一雪前耻。

他把自己历年来的考卷和模范试题放在一起,反复比较,看来看去,日复一日的学习研究练习。

道光十三年,曾国藩又一次踏上了科举之路,这次入场,曾国藩不急不躁,通过苦苦反思,去悟怎么写文章,怎么表达自己的真实见解,真感觉,把道理讲透,拿到考题后,曾国藩思考了半个时尽,构思了整体的问题,然后才一章一章的写下。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次曾国藩果然喜中秀才,掌握了考试的诀窍,他应试文章写得越来越得心应手,接着又中了举人,事实证明,主考官批评的压力,成了曾国藩命运的转折点。在接下来的考试中,虽然也有波折,却是初心不改,一路考进翰林院。

就这样,曾国藩在仕途上获得了一个绝佳的起点,艰难的科举经历,造就了曾国藩的百折不挠精神,不仅强化了他越挫越勇的性格,还塑造了他独特的人生哲学,那就是崇尚笨拙,他发现,笨有下笨功夫的好处。

一    没有资本,就比别人更虚心,更努力的 付出。

二    从小接受挫折,总是失败,因此逆商      高,抗打击。

三    不懂取巧,不走捷径,遇问题硬钻研,  因此不留死角。

其实人生也一样,遇到点困难总是绕着走,总有一天困难会如暴发的山洪,倾刻之间淹没一切,不留余地。看似下笨功夫走得慢,其实到后来道路越走越宽,人生不怕慢,就怕站,这是曾国藩一生成功的秘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学神学霸学弱学渣 好吧,说完了科举考试,我们再来看看四大天王的科举之路。 在写这一节之前,先感慨一句:“人和人在智...
    韬奋大叔阅读 1,095评论 0 2
  • 9月4号 今天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下市场,我们依旧顶着上海两点钟的太阳坐公交上班,一路嬉戏打闹到了分配好的区域,一伙六...
    婧婷Fineyoga阅读 350评论 0 0
  • 简介 Block 是C语言级的语法也是一个运行时特性。它和C语言的标准函数很相似,但是在有可执行的代码块的基础上它...
    WarMap阅读 277评论 0 1
  • 一、教学目标: 1.学术性目标 (1)本课有“想、告、诉、路、京、安、广、非常、壮观、遥远”需要认识的字,和一个足...
    晚起画蛾眉阅读 7,954评论 0 1
  •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启航远洋阅读 27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