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your heart,相信是很多我辈之人的信条。多少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多少次怒气冲冲的离开会议,多少次裸辞和创业,多少次对身边人莫名的鼓励,都情不自禁饮下了这碗自由而美好的鸡汤。
如果人生的目标是随性而为,那么追随自己的激情,不仅顺从了自己的天性,而且顺便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一直非常喜欢看侦探、悬疑类小说和电视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主角都在这在这些方面有异乎寻常的天赋,而且他们热爱这份天赋,还运气极好地能通过这份天赋让自己至少衣食无忧,甚至功成名就。对主角生活方式的向往,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恰好又极其擅长,是我看这些情节的享受之一。
而芸芸众生中,这样的幸运儿又能有几个?即便是这样的幸运儿,又能轻易地发现自己的激情所在吗?激情从何而来,可否后天培养,如何培养?我们工作除了生存所需之外,有没有感到满足的时刻,这些时刻是怎么来的?如何复制这些时刻,让我们的工作生涯成为持续的满足之旅?又如何可以在看上去不是自己激情所在的职业生涯中获得世俗的成功,并实现人生的意义?一句话概括就是:我们如何才能最终爱上自己的事业?
《优秀到不能被忽视》的作者卡尔·纽波特提供了一些原则,来帮助我们爱上自己的事业,获取职业资本,最终走上自主的职业道路。作者是MIT计算机科学博士,乔治城大学副教授,也是畅销书作家,《深度工作:如何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成为尖子生》,也是他的作品。
规则一,不要追随自己的激情。提出追随自己的激情的建议,存在着一个假设:我们拥有事先存在的,只是可能还未被发现的激情。事实上,人类存在激情的领域往往是艺术、运动等,与工作、职业等无关。那我们要追踪的职业上的激情,找到完美的工作再让自己的职业生活变得快乐和有意义,也就是虚幻的建议。职业生活的激情,需要在时间的长河中,从胜任职业角色和精通所在领域,直到获得不可替代的稀缺能力,获得自主空间和满足感,是职业激情产生的土壤。
规则二,工匠思维胜过激情思维。与激情思维关注”世界能给自己带来什么“不同,工匠思维看重”我能给世界带来什么“。前者遇到挫折和困难,会幻想还有更好的工作可以换;后者则会不注重这些细枝末节,而着力于怎么样可以在这份有困难的工作中做到更好,甚至强迫自己去完成工作,强迫自己刻意练习10000小时形成某种技能,从而让自己变得真正优秀。这份优秀,帮助工匠获得无可替代的职业资本,也同时让这份工作在奉行激情思维的人眼里充满吸引力。
规则三,幸福来自于自主力。自主力,在职场生活中指对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有发言权。自主力越高,职业幸福感越高。要获得持续的自主力,一是要有真正的职场资本,核心技能乃市场稀缺;二是能有人为你的职场竞争力持续埋单,财务上能真正实现自主。
规则四,使命感带来意义。和激情相伴的宏大目标不同,使命感则是在获取职业资本之后,找到工作上有意义的目标。围绕这个有意义的目标,凭借自己的职业资本,建立自己的事业,实现经过思索的人生价值。这也是为什么越在职场上成功的人,越能做出更大的事情帮助自己,也帮助他人。
作者在书中穿插了很多案例,也代表了我们在职场中不同的阶段和处境。身处其中,容易迷失在当下的困境,也容易被换一个更完美的工作所蛊惑。这本书逻辑清晰地给自己敲响了一个警钟:正确地工作,而不是寻找正确的工作。
那么,忘记先天可能的激情,在自己的职业领域,打造自己的职场竞争力,用工匠思维,刻意训练自己,一步一步获得职业资本。在这个过程中,或许不会存在虚幻的激情,但有切实的满足感,踏实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