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来到简书的第67天,日更养成了习惯,不写出来一篇跟少点啥,可是自知文采匮乏,好在原来有为公司厂报写过班组新闻稿的经历,五w的功底还是有的,省却时间线,还是能把一件事情说得清的,正契合了我记录真实的生活的初衷,也算是对自己的过去的一个反省吧,留下个纪念,免得随着时光而消逝。创作我的创作,找回飞走的岁月。
这张卡是我的交易磁卡,我拍摄后专门做了模糊处理,以免被私密。是我股市投资的入门证,开户办卡,可以自己操作了。现在多方便,网上分分钟搞定。那时需要跑银行,跑证券公司,排队等候,需要一上午时间,下夜班,骑着车子20分钟。办卡的前两年,我是将钱存在张师傅的户头里,捎带着玩玩的,抱着对新鲜事物的尝试,一开始我是不管买什么股票的,抱着比存银行利息高的心态,由于是3个伙计一起买的,所以我也没有考虑上当受骗了怎么办的概念。那时候伙计之间没有骗人的概念,都是宁可自己吃亏,也要让伙计高兴,彼此间是不设防的。一开始投入了600多元,后来滚到了快一千了,股票开户费的门槛也降低了,张师傅就带着我骑车去证券公司办了这张卡,毕竟合卡,买卖手续费的麻烦。一开始张师傅开户需要先存1万元呢,挡住了很多人开户买股票的路。
自从有了卡,我开始关注股市行情,虽然不懂,但只要师傅们在班上谈股市,我就会安安静静的坐在一旁听,我很多认识都是他们争论中进入了脑子里。然后看他们买来的旧的证券报,渐渐有了一些模糊的概念。那时候日报也专门有股评推荐,我买第一只兴业聚酯,当时真不知道什么叫K线,市赢率,只是操作。我自己决定买的是"东风汽车“,为什么买东风汽车,是因为我看到了一篇“大树底下好乘凉"的文章,觉得东风汽车不会赔钱。
我买股票的目的是抱着学习投资的心态而去的,所以也不像师傅们那样几乎天天跑股市,所以我也不知道股市的涨涨跌跌,有时候看着师傅们魂不守舍的样子我还纳闷:股市又不是你能掌控的,担心有啥用呢?师傅们听了我的话,就笑着说:你不懂。
我不懂,但是我能等。股票不涨,坚决不卖。一开始这个办法还是不错的,虽然挣不多,一个月也就操作一,二次,但和有个老往股市跑的师傅比,我还是挺满意的。这个时候的投资纯粹是凑热闹,跟着跑。
后来街上磁卡电话多了起来,我的操作频率也增加了,提前算好价位,还是看师傅们的脸色行事,几个师傅轮流下夜班去股市大厅看盘,将消息传到班上。打电话也需要成本,所以我也是尽量不打,但心里真是痒痒,老是想知道是涨是跌。后来我就降低投入股市的钱,从一万多降低到5千多,这一个办法挺好,能睡个踏实觉了。量力而行的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
后来经历股改,大跌,急升,我又学会了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只选择优质股票,青岛海尔,洛阳玻璃,工商银行,宝钢股份,都没有让我失望。
后来生病,买房,孩子上学,虽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我始终不空仓,最低保持300股操作。股市虽然有风险,但能学到投资的硬道理,磨练人性的弱点。
摸清自己的家底,养成自己的投资习惯,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现在呢?股市的那点股票还在那儿,买点基金省心,细节等将来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