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这是怎么了

上午,我去小区门口的超市买鸡蛋。因为来得早了些,新进的鸡蛋还没送到,筐里只剩下一些磕碰裂缝的残次品。店主让我稍等几分钟,说送鸡蛋的车马上就到。

反正也不赶时间,我就一边等,一边和老板娘闲聊天。正说着,一位中年男子神色慌张地推门进来。

他显得非常着急,话也说得有些语无伦次。好半天我们才听明白——原来他亲戚家的孩子于昨晚离家出走,一家人找了半夜也未找到。今天一早只好发动亲戚朋友帮忙寻找。他想问问店门口的监控是否开着,查查孩子是否有从这里经过。

店主立刻拿出手机,调出昨晚的监控录像给他查看。男子一边看视频,一边向我们说起孩子的情况:十七岁,读高二。周末因为玩游戏被父母说了几句,竟在父母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深夜离家出走。

幸运的是,老板娘也热心地在另一部手机上帮忙查找。不过十几分钟,就在昨晚十点十六分的画面中,发现了那个男孩骑着电动车经过店门口的身影。

男子道谢后匆匆离去,准备沿着下一个路口的监控继续寻找。

老板娘叹了口气,说起一星期前也遇到过类似的事。那天上午九点多,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来店里,询问能不能给电动车充充电。

热心肠的老板娘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她看那孩子蓬头垢面、神情疲惫,骑着电动车不回家却在外充电,猜测他可能遇到了困难。于是一边让他充电,一边试着和他聊天,想弄清原委再帮忙。

交谈中得知,男孩是莘县人,因为和父母吵架,晚上骑着电动车散自离家。他漫无目的地沿着大路来到阳谷,先在紫汇湖待了半天,又转到南湖待了几个小时,直到电车没电,才找到这家小店求助。

老板娘一边安慰他,一边拿来吃的。或许是她的善意打动了男孩,半个多小时后,他终于说出了父母的电话号码。

电话接通才知道,他家人找了他一整夜,几乎急疯了。接到电话喜极而泣,立刻开车来接走了孩子。

听着老板娘的讲述,回想刚刚那位焦急寻亲的男子,我的心情格外沉重。这些十几岁的孩子,为什么因为父母的几句批评就选择深夜离家?这究竟是社会的问题,父母的问题,还是教育的问题?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错,让现在的孩子变得“说不得、碰不得”?

想起我们六零后、七零后这一代,小时候被父母骂几句是常事,甚至挨两下打也不会记恨父母,更不会想到离家出走。往往哭过一阵就忘了,该做什么做什么,该吃吃该喝喝,从不会将这样的事情心上搁。

反观现在的某些孩子,既说不得、骂不得,更打不得。如果不让管教,他们能自觉自律、自强自立也罢,可现实往往并非如此。不少孩子我行我素、专横跋扈,受不得半点委屈,经不起一点挫折。长此以往,这些孩子将来会变成什么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