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28年
我出生在甘肃会宁的一个贫困农村,就算是父亲在外打工,承担我们姊妹四个的学费也相当吃力。从记事起我就特别喜欢看书,往往哥哥姐姐回家做作业的时候我就爬在旁边看着,等他们做完后在就迫不及待的把书拿过来,像模像样的开始学着写字,就这样还没到读书年龄,我就把一年级的内容都学会了。
终于盼来了背书包上学的时候,自己是那么开心,背着妈妈亲手缝的书包,穿着记忆中的第一套新衣服怀着激动的心走进了学校。那时候,看着老师给我们上课,感觉他们懂的可真多啊,想着要是自己也能成为一个老师,该多好!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姐姐因家里贫穷而辍学了,她那么爱读书,又那么懂事,我为她舍不得,可我更怕有一天我也会和她一样,离开自己最喜欢的学校殿堂,所以我更加努力读书,回家赶紧帮妈妈干活,生怕爸爸一句话就再也不能去读书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2年考入了乡中心中学,第一次离家住校,幸好有哥哥照应着,才能不经常哭鼻子。初中三年,父亲每次给我定下目标,排名多少,要进步多少名,所以每次考试我都会很紧张很紧张,害怕自己达不到父亲的标准。初三开始报考高中,就一心想着报考二中,可是又怕自己考不上,犹豫再三,咬牙报了二中,回到家得到的是父亲的不相信,当时就哭了......
2005年6月,终于在紧张中等来了高中录取通知书,考进了梦寐以求的会宁第二中学,那是一所对我有着强大吸引力的美丽学校,我爱她,爱她三年给我的一切成长:因成绩不理想第一次落下得眼泪;学生生涯的第一套校服;第一次参加运动会;第一次当班干部……
8月21日,迎着大雨离开家,和父亲一同前往天水报到,路上车出问题了,等到天水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在学长学姐们的帮助下报到住宿。父亲在学校附近没找到住宿的地方,幸好碰见一个同县的新生,她父亲一个人住,就叫父亲与他一起同住了,第二天送父亲离开,自己很不争气的流泪了……紧接着紧张有序的军训,学生会面试,竞选班干部,上课,迎新晚会,参加社团,一系列的活动让自己很快融入了大学生活。
不想在大学里只做个会读书的学生,所以我尽可能的参加各种活动,想要从更多的方面提升和发展自己。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自己勤工俭学,联系家教,争取已经的生活费,让自己的课余时间充实起来。2009年,与他结识,从此多了一个人分享喜怒哀乐。
12年6月,我们毕业了,和他一起回家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