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低头瞅瞅工资卡上的四万五,我皱皱眉,鸡肋啊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自从去年七月入职后,三个月的试用期只拿基本工资,截止到今年四月,我还是赚了小五万,二月份回家过年,在家族聚会上成功镇住全场,招惹艳羡眼神无数,老姑家的小表弟光是看着我就改变了职业理想——立志成为一位能赚大钱的人民教师。
这点钱多吗?在深圳压根不算什么,但在他们眼中却是大钱了,是光耀门楣、光宗耀祖、光芒万丈,是祖坟冒青烟。可惜了,这些所谓的功成名就、衣锦还乡很快就与我无关了。
身为小县城凤毛麟角的名校毕业生,又是家族圈不住的野马,甫一毕业,就一纸机票从三千米外的故土飞往深圳,开启我的"银座流浪"。风餐露宿之困,去国离乡之苦,都没在怕的,只要能看到更明朗的未来,拥有更多的可能性,便不虚此行。
作为一个新老师,我以为我至少也会从事教育这个行业两到三年,没想到厌倦的情绪来的这么快。我并非不够努力,一线城市的门槛总是不低。从师大三百多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走到最后两场面试,倒数第二场就只剩下我一个本科生,高管座谈结束后,我和本校另一个研究生顺利签约了。
说不骄傲那也太做作了,总而言之当时的我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逛尽福田区"。你想啊,一个年轻有活力的小姑娘,一边做着还算体面的工作,一边毗邻着花花世界可以尽情放纵青春,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然而我很快发现,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我们学校是一所私立贵族学校,棋社魔术社体育馆一应俱全,硬件设施可以说非常完美了。我作为一个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实习期五千,转正七千,第二年升八千,再加上寒暑两个带薪假期,似乎也很值得称道了。可是,从内心深处我居然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慌且这种焦虑与日俱增。
首先,我校是一个新学校,它的新体现在方方面面上,对我来说影响最大的就是学校员工都是年轻教师,这意味着虽然你会拥有一个朝气蓬勃、轻松自由的工作氛围,但你不会得到任何有指导意义的帮助。你知道,作为刚入门的老师,一个教技精湛、经验丰富的前辈的带动有多么重要,缺失了这,就相当于一个教师的成长之路整个断层了。在国际化的招牌下,我校实行小班制,这也使得教学开始自然而然地变得随意,通俗点讲就是野路子遍地。
其次,我们的信息几乎是闭塞的。傅盛曾说过:互联网时代,人与人唯一的界限就是认知。掌握更多的信息就掌握更多的先机,滞后的消息只能错过,错过的机遇不会重新来过。对于老师这一传统职业,虽说不用挂在线上分秒必争,但最基本的培训还是要有的。可是因为机制的不系统不完善,只依靠老师自己野蛮生长,收益并不高。另外,在事业单位型办公场所,稍微像我这种"出挑"的,很容易就会成为靶心。
那就说说我吧,我不太喜欢宣扬什么教育理想,或者说,我根本没有教育理想。我从不认为我们这个行业就有义务周顾到每一个孩子使他们成为国之栋梁,我从不认为我们就该甘于清贫夙兴夜寐只为有朝一日桃李芳菲,我从不认为我的价值就在于燃烧在于牺牲在于耗尽自己的光亮去点燃别人的梦想。
现实一点,在其位谋其政。我会做好我的本职工作,我会努力把课上得精彩纷呈,但我没有那么伟大,我当然希望自己生活得好一点,一切都可以按照设想慢慢展开。而现在,面对领导面对家长,我是夹生饭背锅侠,我没有尊严;面对学生,动辄书记千金、局长公子,更需每时每刻笑靥如花,恭敬以待,否则朝夕忧虑,工作不保,还谈何尊严。
为了后半生能当人,就要前半生先做狗吗?文字前的你,真的以为孩子都是小天使,家长都是慈祥的长辈吗?在教育中永远承担责任的老师才是真正的弱势群体,可如今的舆论对教师又有几分同情与理解?更多的都是拿着一个师德败坏的反面教材对所有不辞辛劳披星戴月的教育工作者百般挑剔吹毛求疵吧,稍有一点不满就端出老板姿态,仗着自己交了点学费便把老师钉在耻辱柱上鞭笞。
我是什么啊?我不是一个灵魂工程师,也不是一个园丁培育者。我就是一个螺丝钉一块万能砖一个听吩咐的下级一个廉价的打杂工一碗处处都被诟病的自选麻辣烫。
所以我才终于意识到,做的多也好做的少也罢,你的付出与回报永远不成正比。他们拿着几千块钱就垄断了你的青春,把你变成一个一天24h陪吃陪学陪睡的老妈子,却还要你甘之如饴?
我所有的矜持自傲都消失殆尽了。如果说毕业前是"鲜衣怒马,剑指天涯",如今就是"孤身黯淡于江湖,情仇两相忘"。且我又有什么资本骄傲?深圳这个地方能人大把皆是,越教书越找不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相反,我开始发现自己的不可代替性并没有那么强。
十年二十年过去了,我早早就达到了未来几十年我能享受的薪资的制高点。日复一日,我只是熟练掌握了一种机械的被循环使用的技能,我开始习惯了,我开始表演了,我让你们满意了,我终于变成了"群众"所希望的,却是我自己最痛恨的样子。
每天忙着上课下课备课磨课管学习管生活,所以我能成为名师吗?我不能。所以我能成为一个优秀班主任吗?或许可以,却又如何?这意味着我每一年都要当班主任,拿着微薄的津贴去买sk2却还是抹不平脸上、额上一日日多出的皱纹。
我的心如置于油锅一般煎熬。我开始有选择地跟亲近的人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可是他们说:
小姑娘家搞那么辛苦干嘛?
安安稳稳地过一生就是爸妈对你最大的要求。
想想你未来的家庭,做老师是最合适的。
我觉得你说的挺好,真羡慕你愿意走出去,我再看看吧。
不当老师当什么?没发烧吧你。
我喜欢孩子,其实咱们现在的办公环境挺温馨的,出去得有多少勾心斗角。
喂,你出去干什么呀?咱能不折腾吗?
不是没有过动摇。多少人穷其一生追求的现世的安稳、偶尔的小确幸,我刚入社会就拥有了,不乱"作"的话一直拥有下去也不成问题。只是每天睁眼闭眼,看着朋友圈,谁谁在外地旅游笑容灿烂,谁谁做了一个策划被boss夸赞,好像每一个人都在快速成长。而我,却停滞了。我感到自己跟社会脱节了,越来越偏离来大城市的初衷。
学姐说,这是温水煮青蛙。
煮不死,你就当泡三温暖了。
然后接受寡淡的自己,无甚精彩地过一辈子。
在走过葱茏岁月后告诉后辈平平淡淡才是真。
不要自我安慰了!
还有什么比没有疯狂过更遗憾!比孤注一掷时更畅快!我今年22!我是22啊!我应如旭日初临、曦光初照啊!看看如今,在作业本中蹉跎,在教室操场往返。让人感到疲惫的永远不是工作强度而是时光在指尖悄然滑过我却一无所获。
或许,走出这一步
天高海阔
或许,走出这一步
也万劫不复
我知道我没有退路
也知道荆棘满布
只是同道殊途
我想慷慨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