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读《随园诗话》(842)

【原书卷六·九四】

乾隆己未,余乞假归娶,诸公卿有送行诗册,题签者为吴江陆虔石先生。今五十余年矣。甲辰,其子朗夫,巡抚湖南。余从西粤过长沙,中丞款接甚殷,云:“当初先人题签时,我年才十七,侍旁磨墨。”余感其意,到家寄诗谢之。不料诗未到,而中丞已亡。仅传其《梦中自赠》云:“能开衡岳千重云,只饮湘江一杯水。”至今楚人受德者,挥泪诵之。名曜,吴江人。

己未,指乾隆四年,1739年。

陆虔石,即陆瓒(1693—1756),江苏吴江人,初名无咎,后更名为瓒(又曰廷瓒),字虔实,又字乾日,号庐墟。曾官山西保德州吏目,署代州吏目,又署曲沃县典史。位卑而德劭,精汉隶,为官不名一钱,上司嘉其操守,常借口索取其书法作品而给予丰厚的回报,瓒却全部用于修葺保德官舍。然而留存至今作品较少,目前可考临写《华山碑》为其较高的书法表现之一。其子陆燿乾隆年间累官至湖南巡抚,以为官清廉而著称清史。《随园诗话》中刊刻错误,将“虔实”错为“虔石”。

甲辰,指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陆朗夫,即陆燿(1723-1785),字青来,一字朗夫,吴江芦墟人。陆氏世居吴江芦墟,曾祖陆埈,父陆瓒。燿自幼承庭训,笃志于学。乾隆十七年(1752)举人,授内阁中书。会遭父丧,回乡守孝。服除后,入军机处,荐户部郎中,上知其才,授山东登州府知府。调济南知府,升任运河道、按察使司、布政使司,既而巡抚湖南。在乾隆朝,陆燿以清节为天下第一。学优品端,精析理义,洞达事物,读书讲求实用,曾详究前人言行、政绩、故事,辑国朝经世之文成《切问斋文抄》,又自撰《切问斋文集》。《随园诗话》将“燿”错为“曜”。

衡岳,指南岳衡山。

(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