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常读常新的书——读《孙子兵法》之一

这本书陪伴我24年

这本书,我也不知道读了多少遍,每读一次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初读时,常常读不下去,一些字必须借住字典才能够读下来。由于小时候没有接受过古文基础训练,刚开始读这本书时,不知拿起放下放下再拿起了多少次。

随着时间的流逝,读的次数也渐渐多了起来。熟能生巧的原因,有些语句已经可以脱口而出,写文章引用时信手拈来。过了一些年,那十三篇文章,我已经烂熟于心,能够娴熟地背诵下来。

后来参加了工作,有了收入,能养活自己,我就开始收藏《孙子兵法》的相关书籍,古今中外的编著,只要能买到的几乎都收在囊中,无论是在地摊,还是新华书店、图书批发城以及互联网等,现在收藏的这类的书,摞起来比自己还要高。

如今早上跑步时,我习惯于一边听《孙子兵法》的诵读录音一边跑步,从第一篇《计篇》到最后一篇《用间篇》诵读的时间刚好能够跑完10公里,这样当我跑步时,我其实更多地是在想孙子的智慧。

离开家去上班或者外出办事、旅行时,我的包了总装着一本薄薄的《孙子兵法》,有时拿出来看两眼,有时也不拿出来看,如同“护身符”一样带在身上,伴我左右,装着它大有“仗剑走天涯”的豪迈和胆气。

中学时,有一位班主任,对我走到哪里都带一本书,很是看不顺眼,曾经揶揄过我的这种行为。无奈,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一习惯一直“装”到现在。年龄大了,脸皮也厚了,对于他人的不解已经泰然处之。正如我光着脑袋,你花白着头发,都是大自然的杰作。

北大教授李零说,《孙子兵法》绝对不是教你诈,并以《兵以诈立》为书名写了一本书。那位叫亨利·基辛格的美国人,在他的《论中国》著作中用了一定量的篇幅是来评价《孙子兵法》,他认为美国在亚洲的几场战争中受挫,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违背了孙子的规诫。这部含有对战略、外交和战争深刻认识的兵法在今天依然是一部军事思想经典。

《孙子兵法》在军事上不仅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而且也具有很高的文学鉴赏价值。家中有学生的家长,如果能陪着孩子来背诵这本书,孩子的作文肯定会有很大的提升,比熟记那些范式的作文,影响要更加深远。

《孙子兵法》全文也就5913个字,整本书的谋篇布局,如常山之蛇,首尾呼应。每篇各有其结构艺术,行文多变化,长短句运用出神入化,读来如前进中的军队,整齐中富有节奏变化,平实中有又充满新奇。

整本书思维缜密,高度抽象概括。立辞多断语,如“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斩钉截铁、掷地有声;运用多种事物形象进行类比,来阐述军事理论,如“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遣词造句具有丰富的含义,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文章中修辞的运用绚丽多姿,曲尽其妙,读者不妨用心体悟之。

《孙子兵法》是一部奇书,涉及的内容博大精深,涉及的学科门类齐全。明朝有个学者叫茅元仪,他在《武备志》里评价说,“前孙子者孙子不能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也就是说孙子对以前有继承,对后世有启示。

如果朋友们有兴趣,不妨一起来读《孙子兵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孙子兵法重点译文 说明1:兵哥本书的译文部分包括《始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军形篇》《兵势篇》《虚实篇》《军争...
    兵哥读兵法阅读 8,920评论 1 7
  • 当笔尖划过纸页 凌乱的思绪 笔落已静 紧皱的眉宇开始舒展 远方的人 我在想象记忆中你的模样 午后的阳光 微暖 微凉...
    诗人可貌相阅读 2,607评论 4 12
  • 李笑来老师的这本书是我一直想要拜读却始终没开始的,原因在于我最初认为,这一类“时间管理”方面的书籍,往往需要比较长...
    VC就是VC阅读 1,625评论 0 1
  • 语文课上我们学了《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课文。学完以后,我深有感触。 课文主要讲了在安徽广德太极洞内的一块石头被...
    小迦QAQ阅读 1,514评论 0 0
  • 今天晚上坐车去练车,正好经过花半里和富士康北门,三年多没有经过这里,变化大的我快认不出来了……原来的小荒山修成了漂...
    恬溪阅读 1,014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