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和工作其实是两个分水岭,前者接触的人会是人生中的朋友,后者接触的人则是能让你得到提升或吸取人生经验的人。
在没有开始工作前,很多人在我面前把“职场”给妖魔化,说职场“勾心斗角”,而对于我这中不争不抢的人就该去当个老师,和孩子呆在一起更适合我,但偏偏我还是走进了职场,“关心”当警惕,我一直觉得只听不说,甚至不听不说,只要不太过张扬我就可以自得其乐。
工作第一年,在一家文化气息大过商业气息的公司工作,不止没把我变得物质化,反而还让我多了很多近代文化的熏陶,也许是在某一次故事梗概讨论会上,或是更早或更晚,总之我对那场研讨会印象很深刻,老作家的故事梗概几大页文稿,看得出是粗稿,也发现很多漏洞和过渡不上的内容,于是忍不住直抒了点观点,老作家似乎同意我提出的几点问题,甚至说有些地方他也没想到该怎么串联,他建议把我的想法写进了他的梗概故事里,那是我第一次参与故事写作。也就在那之后,我似乎敢去表达自己的一些看法,所以慢慢开始有人和我说:“其实你是一个有想法的人”。
读书的时候没有人和我说过“想象力”这个东西,直到工作后才听到别人对我的评价:“其实你有想法,只是不说”、“别看你一声不吭,其实心里想很多”,除了性格不是爱在众人发表讲话的原因之外,还有大学专业带给我的束缚,大学学的是行政方面,专业课上,老师总会说这个职业其实是一个连接上下级沟通的纽带,你会知道领导很多事,也会在同事之间知道他们如何评价领导,作为中间人多听少说,少谈八卦,所以我似乎也把这些观点带到了毕业后无关的岗位上,一直认为只要做好本职工作,没有什么职场经验就不要乱发表意见和想法,只要认真低调便会相安无事,直到最近某一天,同事们谈起公司里的管理层之间的“三国演义”,又说起职场里的的人事变动,我才明白我的不听不说隔绝了很多“内部新闻”,以至于在这个水深的小世界里想的不多,也就没什么危机意识。
原来,人可以低调,但要有自己的价值,低调和能力与价值的彰显是需要一个适度,过分低调人显得毫无存在意义,过分张扬也会有人看不惯,张扬可以收敛,低调就很容易被人取代,有那么种说法很新颖也很现实:被利用也是一种价值,这说明起码别人可以在你的身上得到某些东西,你还能够给他们创造出一些价值。所以说,工作中,岗位可以很固定,但人不一定,如果有另一个人完全可以兼顾你的工作,那么你就是个没有用的人,一家企业也就不需要这样的一个人存在。
没有人喜欢被抛弃,换言之,人,要有些危机意识,在压力下学会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价值,只有有用才不会被淘汰,也就是说现在的我们需要学的还很多,多听听多深入思考未必是想的复杂。
也许我是个有想法的人,但同时也少了很多职场的敏感度,生活中的世界可以简单些,工作中的大杂烩里还是该两耳闻闻窗外事,用同事的玩笑话说:“给你上了好几堂职场经验课,一节课学费也很贵,总之,不说但也要听一听,不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