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培训心得

        观看了一下午的培训,网络断断续续,不是很顺利。

其一,是北师大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陈则航,义务教育英语课程中思维品质的培养。陈教授指出,什么是思维品质,思维品质的特点(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和敏捷性),思维方式(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学段特点、学段目标具体表现(信息输入与理解、信息加工与处理、信息整合与输出)

陈教授还提出有关培养思维品质的路径:

第一,明确思维品质的教学目标。

第二,开展深入的文本分析与解读,挖掘学科育人点。

第三,针对思维品质的不同方面,优化问题设计。

第四,鼓励提问,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第五,设置情境,制造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思维。

第六,设计反思性活动,提升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

        陈教授的讲座很简洁,理论性较强。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研读。

其二是北京教育科学院的蒋京丽教授,她汇报的课题是素养导向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继承与发展。她先带我们回顾了2011版课程标准的实践影响,又展望2022版新课程标准的时代要求。

她提出了为什么教(育人价值)~为谁教(育人方向)~教什么(学习/教学内容)~怎么教(学习/教学方式方法)

为什么教:明确教学内容的素养要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为谁教:明确教学活动的素养要求。

教什么: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基础知识、六要素整合的课程内容、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

怎么教: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

提升格局:

1.从教学思维到课程思维

2.从课时思维到单元思维

3.从割裂到整合

4.从词句到语篇

5.从课内到课外(从课内拓展到课外)

6.从教材到生活(生活化,与外部世界相联系)

7.从练习到活动(学以致用,学用结合)

她还提到单元大观念(big ideas),是进行单元教学的方法。主题大观念(夸学科的)~语言大观念(学科内)。

    本次的培训零零散散,通过梳理又重新认识和学习到了。通过一次次的培养逐步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