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舍基在《认知盈余》之前,曾著书《未来是湿的》,探讨了在现代互联网经济下无组织的组织力量。而在《认知盈余》里,他探讨的则是无组织的时间力量如何影响这个世界的经济和商业。
认知盈余是什么?它指的是人们在8小时工作外,消费、分析和创造信息的行为。自20世纪以来的持续的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带来的技术变革促使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进步的直观体现则是劳动者的工作强度降低,随着工作时间的缩短,大量的自由时间盈余下来。而人是天生的社会性动物,需要获得社会认同感,创造、分享和消费信息的过程让人们获得被认同的快感。在自由时间和认知需求的作用下,不知不觉中产生了认知盈余。
每个人都有着不少的认知盈余,如果很多人的认知盈余集合在一起又会怎样呢?在《认知盈余》书中,克莱舍基用了不少的篇幅强调了规模的力量,要重视在互联网时代下,规模的重要性。当群体足够大时,不可预见也就变得可预知。就像克莱舍基书中所说的:“对于我们每年消耗的一万亿小时的空闲时间来说,任何转变——不管多么微小,都可能是很大一部分。”规模的力量使得规模大的盈余和小的盈余就是不同。
大规模的认知盈余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而认知盈余的主体是人。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提到过,人们在未来时代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克莱舍基对人们消费、分析和创造信息的行为的认知与托夫勒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承认了人们同时具备生产者和消费者两种严格意义上的逻辑分割的关系。这是站在新时代角度下的新的认知,是被事实所证明的。
认知盈余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在今天互联网的时代,无数的产品或者事物都认证了认知盈余的巨大作用。不懂问题的上百度知道提问或者知乎等网站,很快将有各种质量不一的答案出现;微博、微信的信息流让你尽得身边人的信息;逛淘宝购物前都会先看看评价。这些信息都是用户自行产生的。UGC,以用户自行产生内容的模式,在互联网时代,在认知盈余规模化的时机,变得可能、可行、可用,并且,质量在不断提高。
UGC的可行的原因,即是认知盈余的行为特征:人们乐意付出,不求回报。这世界由两套规范驱动着:市场规范和社会规范。社会规范不求及时的回报,它显得友好而又隐形,认知盈余则是这套规范下的群体行为。市场规范则是有回报,有鼓励。人在两套规范下做事显得不一样,为了兴趣和为了报仇本身出发点就不相同。在回报或者物质奖励下,一定程度内可以激起人对目标的渴望。但是,为了兴趣,为了被认同等正能量方向的目标,往往比市场规范的诱惑能带来更大的驱动力,人的动机总是显得不是纯粹的追求利益。情感因素是平衡物质可得的利益和心理认同感受的重要原因,现实中,往往分享、创造而获得认同的行为是不需要回报的,而这行为恰恰就是认知盈余。
以此,人们在UGC中的忠诚度可以有保证,也不需要提供什么物质上的保障。UGC可持续下去的关键是,找到符合人们意愿的模式,并使得他们获得更多的认同感。重点就在产品和市场和社会规范的平衡。
产品的需求需要确立。需求符合实际,则产品将有活下去的机会。而成功的需求,可以使得产品建立在巨大的用户群体之上。正如之前所说的,规模大的认知盈余和小的盈余是不同的。大的盈余使得预知变得可能,将增加产品抵御风险的能力。而不同大小的盈余将影响产品的最终形态。
而产品的性能,不决定其最终用途。真正的“领先用户的创新”,是由产品的核心忠诚用户创造并推动。大规模的认知盈余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团队在这可能性面前显得无力。团队要做的,是制定基本的功能并维持用户的自由度。
不要随便引入市场规范。UGC产品一定是最纯粹的,具有社会性的,毕竟它的基础是建立在认知盈余的行为特征,是社会规范下的行为。过度的市场引诱,只会让用户沉迷于物质之下,从而冲击了社会规范的不求回报的根基。
认知盈余的力量非常强大,伴随更新的产品形式和规则引导,必定会对这世界产生更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