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对做好新时代流动党员工作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流动党员作为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动快、分布广、管理难,是党员教育管理的重点难点。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要精耕细作、精准施策,让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学、有位更有为。
以底数摸排为“切入点”,让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党员教育管理,一个都不能少,底数摸排是前提。要压紧压实流入流出地责任,建立组织、公安、人社等部门定期联系机制,打破信息壁垒,全面摸底排查、逐人核实信息,形成动态管理台账,每月及时更新数据档案,做到底数清、管到位。基层党组织要综合采取支部核查、系统比对、信息排查、入户走访等方式,全面调查摸底流动党员基本信息,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台账,及时更新流动信息,力求掌握清楚流动党员去向、时间等基本信息。流动党员要强化组织观念,将流出报备、流入报到等融入日常,始终能够处于组织视野之中。
以党员教育为“发力点”,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学。党员教育是在“人的头脑里搞建设”,既要抓常抓长,又要注意方式方法。要建立定期沟通制度,党支部明确专人负责流动党员联系,通过微信群、公众号、腾讯会议等打造“指尖课堂”,定期推送学习信息,让流动党员随时随地在线学习。探索开展“云端”组织生活,及时将党课、主题党日等有关内容与流动党员连接,实现“支部放在网上、党员连在线上”。要利用流动党员行前、外出、返乡等关键时间节点,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红色教育”等形式,及时为返乡流动党员进行集中“充电”。
以关心关爱为“关键点”,让流动党员有位更有为。流入流出地只有“手牵手”,双向共管双向发力,让流动党员作用“看得见、有实效”。要探索推行流动党员“必访”制度,及时开展就业帮扶、法律援助等服务,切实让流动党员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眼界开阔、信息灵通特点,利用流动党员节假日集中返乡契机,组织召开返乡人才座谈会,谈家乡变化、商发展大计,引导流动党员建设美好家园。要强化担当作为,根据流动党员自身特点,采取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方式,引导流动党员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积极作为、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