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生涯老师的课,偶尔听到了一句话:带着好奇心,走进别人的生命里。忽然有了眼前一亮的奇异感觉。想起了很多年我问过一个朋友,为何她能跟很多不同类型三教九流的人也好人才精英也好深入交流并且成为朋友,她是我见过的为数不多,并不太遵循“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的人。她当时回答说:我就不停的问问题,直到问到了对方感兴趣的话题,然后展开交流。
我们会发现,其实我们并不太容易对他人感兴趣或者表现出感兴趣,除非对方确实有跟自己类似的兴趣爱好和思想共鸣,或者是我们喜欢和向往的类型。很少对他人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无论他是哪种类型哪种阶层和有过什么经历,表现出一视同仁的兴趣和好奇。更多时候会带着评判的尺子,去衡量和度量对方是否满足我们某一点的标准和需求。
你不是我,你怎么会懂我。然而生涯规划师要做的并不是去评论是非对错好坏,而是作为一面镜子,让对方照见自己,探索未知,发现更多的可能性。
唯有看见和接纳才是最好的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