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他乡,每到夜深人静时,都免不了生出一股淡淡的思乡之情。而世人却都在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只为了能多得几两碎银好与家人团聚。这临近年末,思乡之情却又加重了几分。
不知当你在夜晚仰望明月时,会思念些什么呢?会思念故乡的土地、玩伴、还是那熟悉的街道呢?
而绝大多数人在望着明月思念故乡时,恐怕都会忍不住吟出一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吧。或许也只有多吟诵几遍李白的这首《静夜思》,才能慢慢的排解这浓郁到极致的思乡之情。
而李白的这首《静夜思》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却被誉为千古第一思乡诗,可见它的独特魅力。那么,短短的二十个字,为何能成为千古第一思乡诗呢?
这首诗的全诗如下: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没错,就是这么简短的一首诗,却诉说着最深情的思乡之情。
01结构巧妙
首先,这首诗共分为四句,前三句没有一个字是提及思乡的,直到最后一句“低头思故乡”,才让人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一首思乡诗,可见结构是多么的巧妙。前三句字字不提思乡,却用环境来衬托思乡之情,等回过神来,却发现句句都在思乡。就像有些人和事,不一定要明说,才能让别人知道。
02诗随简单,耐人寻味
这首诗的语言浅显易懂,犹如大白话,简洁凝练。虽然诗写得简单,但是却耐人寻味。诗中蕴含的感情丰富,简单地描写将情感和环境融为一体,真的让人回味无穷。
而这首诗更是因为通俗易懂,语言凝练简洁,容易记忆,也被更多的人所熟知。毕竟只有二十个字,听一遍就记住了。所以才能广为流传,每个朝代的老百姓也能熟知。
03明月与中华文化之间的关系
不仅是在诗歌里,在中国的文化里,明月就是代表着思念。月亮往往和思念家人,思念故乡联系起来,月亮的阴晴圆缺也代表着人生的悲欢离合。
比如在苏轼的诗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如词帝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则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
可见,在中国诗人眼里,在中国文化里,月亮就代表了思念。在游子的眼中,看见了月亮就像看见了故乡,因为月亮既照亮了远方的游子,也同时照耀着故乡。
所以,明月能够增加诗歌在中国的传唱度。因此,李白的静夜思,更受人喜爱。
04李白的加成
如果这首诗不是李白所写,那就可能真的是太简单了,就像大白话一样,估计会被当成打油诗吧。正是因为李白是诗仙,他的这首《静夜思》也注定不会平凡。
李白写诗随性自然,不拘一格,他有很多诗都被网友戏称为“打油诗”,但他的每一首打油诗,又都是那么的令人惊叹。不得不说,李白就是李白,不愧是诗仙。
每次下晚班,走在回宿舍的路上,感受着不断吹拂的晚风,我都会不自觉地停下脚步,呆呆地仰望着天上的明月。他乡纵有当头月,不及家乡一盏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