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用水
那时是不可能有自来水的,用水主要是井水。基本上是每栋楼前面有一口井。教工宿舍前也有一口井,但学生都很自觉,没去打水。
水井很深。我买了一条15米长的尼龙绳,每隔半米打一个结,便于用力。怕打水费时,用大红塑料桶打水,力气小,每次打半桶。洗澡时跟同学借多一个桶,可以一个桶洗澡,一个桶洗衣服。经过三年的磨练,我可以一口气打上一大桶水,一口气提两大桶水上五楼。
洗澡的地方是公共浴室,有露天的,也有不露天的,通常要排队。洗澡有热水,锅炉煮的,有股很浓的煤味,一桶2分,女生多用暖瓶,一瓶1分。但多数男生舍不得花这个钱,用井水洗澡的居多,无论冬夏。可供洗澡的场地有限,所以经常是错开的。冬天时,井水暖,从井中打上来的水,直冒热气,中午是洗澡的好时光。不露天的澡房,在没课的时间是排满队的。有一边排队,一边温书的,很常见。若你等不及,那就进露天浴室吧,推开沥青活动门,很快就有位置,提上两桶水来个当头倾下,要多痛快有多痛快,很多高音民间歌手,多是从露天浴室练出来的,无师自通。
现在的一中,水井还在,只是一种摆设,怀旧罢了。跟年青一代学子说起用水的艰辛,如说天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