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仅仅是想和大家分享一点阅读的快感
——来自猜猜书单
坦白说,读书并不见得是件多么文艺的事,更不能拿来成为附(tu)庸(xian)风(bi)雅(ge)的工具。于我而言,读书只不过是与看电影和看电视剧平行的一种打发时间的方式罢。经常会听到“猜猜你有什么推荐的书么?”这样的提问,而我的答案却是不置可否。我并不打算将“推荐”当作一种“施加”,尽管我有时会忍不住嘴像个销售那样对某本书说三道四,但恐怕我更忍不住的是我想要与大家分享一点阅读的快感。因为,有时候,读一本书会让你不知不觉地就忘掉好多时间,那么,抽减掉那些时间,你则会如初生的赤子那般体会到一种时间的永恒。
就是这样,我想和大家分享几本书——如果这硬要算为书单的话。
1、《悖论13》东野圭吾
我很少看日本作家的作品,这并不是源于偏见或是排斥,只能说我更偏好欧美的小说。然而这本《悖论13》却让我有了进一步接触更多日本作家作品的冲动。老实说我对日本小说的印象不坏,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就不错,不论是《罗生门》还是《竹林中》。而这本《悖论13》似乎在某种程度上有点一致的影子,像一本加长版的寓言故事,你会情不自禁地去追寻故事的结局,到头来却发现结局带着几分平淡,没有令你感到恍然大悟,仅仅是以一种绵长的姿态铺展开去,俨然茶后的余味。
2、《饺子》李碧华
近来迷上了李碧华的小说,读过李的小说的人恐怕会觉得她的故事总带有一种鬼魅的气息。这本《饺子》也不例外。它是一本短篇小说集,书名取自最后一个故事,也是我最喜欢的故事。何来喜欢呢?大概我喜欢故事里的震撼大于它本身的那抹恐怖吧。
3、《一九八四》乔治•奥威尔
《一九八四》似乎总是和《动物庄园》打包出现在某某书单上的,我只读了前者。它被喻为一部“政治预言”,这当然是无可厚非。小说会无形之中调动起人性中暴力的那个因子,有些骇然,或者是警示。
4、《Tea for Two》白先勇
这是在《纽约客》这部小说集中我最喜爱的故事,读到最后竟不觉泪流满面。你一定会猜到这里头会有生与死的纠缠,但作者就是把人物写得要从里面跳着踢踏舞跳出来的样子,并以这样的姿态走向天堂。
5、《英国情人》虹影
我曾经开玩笑说这是一本媲美《五十度灰》的小说,当然这话听起来更像是书商或者标题党的口吻。实际上,小说中一直在书写一种偏见,甚至是一种广泛的偏见。我偏爱后面部分的几首小诗,好吧你可以觉得我又矫情了,它们给了我从另一个视角阅读的可能,有几分神秘的色彩,于是,我便把自己装扮成揭秘人。
6、《无声告白》伍绮诗
坐落在畅销书书架上的它你一定不会陌生。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认为畅销书都是鸡汤文的天下,直到在火车站的书店里偶然地翻开来,看到第一句话,我便下决心要把它彻底地读完。所以,所有的对书的偏见都会在翻开书的那一刹那得到印证或是消解,我很庆幸《无声告白》让我拥有了后者。
7、《扶桑》严歌苓
是的,大爱严歌苓的猜猜怎么能不把她的小说拉进来呢?所以,《扶桑》登场啦!这本该是一个一口气读完的小说,可我却一拖再拖地读了很久,所以阅读快感自然就不会很快了。读严歌苓的小说,总会伴随着一种渴望看到结局又盼望慢点读完的矛盾心理,如果这本没有这种心理效果,不妨去读她的《妈阁是座城》,现代感的内容可能会更易于接受。
8、《推拿》毕飞宇
可能电影会比小说更热一点吧,加上黄轩的出演应该关注的人会很多。小说和电影的差别不很大,甚至小说可以作为电影的一个注脚。电影中有不少类似眩晕的镜头,还有解说,而小说则干脆把人物心理都诚心诚意地展现给人们,这种叙述方式在我的阅读中并不常见,于是便觉得“换一换口味也好”。
以上均不涉及剧透,所以请大家放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