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邵师傅掌镜的红枫照片,着实又被惊艳了一把:袁蜜的端庄大气,速度姐的丰腴柔和,你的率性随意都被一一捕捉,喜欢,喜欢,张张喜欢。
那天被邵师的几张目澜红枫人像吸引,无论色泽构图,还是动作神态,堪称天作之合,当时心便直痒痒。趁着天气通透,老先生再次询问可有人愿去拍,此等机会自然不可错过,便约了速度姐袁蜜去蹭拍。
目澜洲公园已多日不去,只记得春日湖边有瀑布般的紫藤,两年前邵师傅曾帮拍一套紫藤花开的照片,亦是张张爱不释手。摄影人的眼光总是与众不同,他们总能于平凡朴素中捕捉美好,定格瞬间,春日樱花紫藤,夏日荷花夕阳,秋日银杏红枫、冬日白雪古镇……很庆幸,你的身边就有一群这样的朋友,能让你借由他们的镜头时时欣赏美,也感谢他们这些年来帮你定格了诸多这样的美好瞬间。
匆匆赶到目澜洲,师傅们已到。他们熟门熟路,马上就着光影的变化,引导女人们开始“扯妖”。你和师傅们最熟,配合自然默契许多,往往他们一说,便能领会个八九,速度姐看了,直嚷嚷你是“熟练工”。其实她有所不知,这么多年下来,即使你不停拍别人,也常被别人拍,可对着镜头,还是忐忑不安,毕竟还没自信到360°无死角的地步。
人们都希望镜头定格的是最美瞬间,可越想呈现所谓的“美”,越是肌肉僵硬,表情紧张,甚至面目抽搐狰狞,你也不例外。你的照片很多,随意抓拍,或走或站,倒也罢了,忽略了长枪短炮,也便自然不少。可一旦摆拍,就浑身无法自在,站也不会站了,坐也不会坐了,手不知该往哪儿放,脚不知往哪抬,眼神更是四处飘忽,根本不知朝哪儿看。老法师的快门“咔嚓咔嚓”按个不停,往往成百上千张里,才有那么几张看得过去的,还要后期各种加工,说老实话,真是难为大师们了。
翻看以往照片,你不苟言笑居多,大概老师当惯,训孩子多了,练就了一张不讨喜的扑克脸,线条刚硬,眼神犀利,气场太过严厉。你也很少正面对人,一年年心宽体胖,身材还能遮掩,脸盘却如发酵的馒头,白白嫩嫩,一笑更如弥勒佛般,灿烂夺目。朋友们宽慰,胖点好,皱纹少,你却在心里哀叹,这脸都赶上满月了呀。好在拍得多了,邵师傅也能精准抓到你的表情:侧脸,回眸,低头,抿嘴……反正是不能笑,对于自己的长相,你真没那个自信!
今年秋天,跟大师们去南浔百间楼,带了旗袍,低眉回首,惺惺作态,成片出来,获赞颇多。可你的审美,却和朋友们产生了分歧,自认为不错的,朋友间反响平淡,唯有一张巧笑嫣然,得到一致赞誉。
“你笑起来,真好看!”朋友说。
“你笑起来,好年轻!”胖少说。
“你就该笑啊,多笑笑!”小妞说。
……
原来,你一直不笑才是大家的诟病啊!
其实笑起来并不难,调动几块肌肉便是。可“笑”真不是你的特色,这么多年的生活,似乎让你习惯绷紧了自己,如同习惯于把自己装在套子里:年过半百之人了,你儿子都大小伙子了,你是高年资班主任,端庄大气是你的“招牌”……大概人前人后“端”惯了,放肆的笑,轻松的笑,都只是属于你的幕后,绝不能走向前台。
端久了总会累的,对吗?瞧你照片上习惯下垂的嘴角,瞧你眉间下意识的皱纹,瞧你动不动瞪起的铜铃眼--曾经你满足于这样的“气质”,而今你想要的只是眉宇的一抹云淡风轻,那,何不换种方式--或许可以试着放松,哪怕不必开怀,只是嘴唇咧开,嘴角上挑,眉眼弯弯……
这个秋天,忙里偷闲,跟着老先生们再去旺山、去园博园,银杏树下,芦苇丛里,你终于试着忘记镜头,忘记身份,忘记自己是焦点,你只是你,陶醉于秋日暖阳下,漫步于金黄秋色里,幻想着变成小小的苇花,随着夕阳下轻轻摇曳……终于感受到了心神的安宁,终于找到了久违的安恬,那一刻,心很静,身很轻,嘴角的上挑不知不觉,眉眼的弧度轻而易举--
原来,不把自己紧绷着了,就是惬意的,就是安恬的,就是美好的。大师们如何取景,是他们的选择,你只需要把自己融入当下,遵从自己的内心即可,你要相信,和写作一样,照片亦是一种记录生活的方式,自当来源于生活,保有自然真实,却又高于生活,也可适当加工。唯其如此,一颦一笑才是景,喜怒哀乐都是情。
这是一种如此惬意的感觉,暖阳下微笑,微风中舒展,可坐可站可靠,可抬头可低眉可回眸,可信步从容,优哉游哉,可奔跑跳跃,轻巧灵动,年岁不再是困惑,皱纹亦不再是诟病,大脸有大脸的特色,大嘴有大嘴的欢快,胖有胖的丰腴,瘦有瘦的骨感……关键那都是你的当下呀,因轻松而愉悦,因真实而可爱,因可爱而留存。
于是,目澜洲的红枫下,你们仨一个个轮流,或坐或站,或行走或驻足,在一棵棵红枫前流连,看阳光透过枝叶,为你度上绚丽的斑斓,那一刻,你便很自然又挑起了嘴角……
其实,无论拍照还是生活,你笑起来的样子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