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似乎是一年里最清闲的时刻,因为清闲地我都忘记了是怎样度过的了,只是在下了一场场大雨之后,日历被翻到了立秋。出门的时候要加一件长袖外套。
2014年这一年的夏天显得尤为的诡异,它若隐若现地似乎从来不曾真正来过。我不喜欢夏天,我喜欢的夏天从来没有出现过,香樟树的影子一层叠着一层,凤凰花开了一地。这样的夏天出现在我初中读过的小说里,它被埋葬在书架的哪一个角落,很久很久都没有被再次翻开过。那些漂浮在文字里的夏天,从来没有真正出现过。
我早已离开了那些文字,那些把青春写的格外伤感,美好,残酷,温暖,孤独,迷茫的文字。那些文字似乎都与夏天有关。带着暗恋的心情,如覆一折的情节,猜得到结尾的故事。让我觉得太过于无聊与荒诞。
什么是爱情?
木心说,与流行歌手唱得相反的东西就是爱情。
那时候也在看杨绛的《我们仨》,那种平淡而真实的情感让人唏嘘不已,无论是在伦敦还是在五四,一直如此。我想起一个词“哀而不伤”,但是我没有办法解释它。
我们总是以为只有我们才拥有着青春,此时此刻。所以那些情感别人不会懂得,我们孤独地孓然一身,我们迷茫地不知所措,似乎这是我们青春的特权。然而我在成长间却渐渐明白,渐渐体会到,其实青春没有什么。我们没有必要把自己弄得如此寂寞伤感,孤独绝望地仿佛全世界都与你为敌。
如果这是必经之路,无需质疑为何需要如此,不管亮光在哪里,只管迈开脚步,置身于全然的黑暗中,不在询问光的来源,只有持续的行走,才是划裂它的唯一可能。
安妮的摘句。冷静,坚定,而有力量。
于我而言,我只希望安静,希望充实。
对于八月的前一段时间,一直没有什么印象,日记也是很少写了。也无非是在写作业,看书,偶尔上一上网而已。想不到还能干的事情。
八月下半月一直在上课,早晨语数外,下午自习,对于学校这样的模式也不讨厌,甚至可以说是喜欢的,不会太忙也不会无所事事,恰到好处的安排。
21号下午,高三的同学来卖书,他们一边鼓动一边叹息,说自己三年的笔记本只卖了4块钱。其实有些东西的价值,只在于未知,一旦走过固定的界限,除了回忆便不再具有之前的意义。人潮中拥挤而喧嚣,挑了几本笔记本以后离开,只是语文的积累,数学和英语我喜欢自己整理。
7月的尾巴上看了一场电影,死亡诗社,喜欢那里面Captain,特立独行的老师,念着世界上最美的诗句,在最后当他离开的时候,安德烈猛地站在桌子上说,OhCaptain! My Captain .我在那一瞬间泪流满面。像是有什么震撼到了灵魂。后来八月份中的一次上网,看到了他去世的消息,其实对影星之类的没有什么概念,我只喜欢他们在剧中所扮演的角色。对于我来说,那是真实的。也许所有的演戏,科幻,动漫,都是假的,但是那些情感与所要表达的主题却是真实的,所有的东西,都在反映人性的一部分,我无法言说什么。
Rest in peace.My Captain。
学校发了各科的导学案和一张纸,导学案上我都写上了姓名,但是却没有写班级,我还不想写上“高三”两个字,至少我知道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而那张纸,赵主任把它起名叫“我的追梦之旅”,用班主任的话说,这是一个十分富有文学气息的名字。。。其实只是记录高三成绩的表格,附加着理想的第一第二志愿,人生规划,性格分析,以及各种寄语的单子。我把它压在书包里一天,什么都没写。寄语还好,最难写的就是性格分析和30岁的我的职业定位。
我从来不认为我很了解自己,即使很了解。但是很难用语言来描绘,是的,我在这里,但很多时候往往是复杂而矛盾的。语言有的时候会变得夸张或者模糊,削弱或者增强事物本身的真实性。有些时候很执着,也有些时候坚持不到几天,有些时候沉默地不想说话,也有些时候会说很多。我问C这项怎么写,她说,就写你活泼开朗,乐于助人之类的。我笑了笑,从小到大填表的经验,不在上面说真话。
还有30岁的我的职业定位。。。我从来没有想象过那么远,我也不愿意去想那么远。我记得初中的时候,我也写过关于未来职业的设定(我不喜欢把这个称之为梦想),初一的时候,我写下的是Detective。侦探。天知道我那时候有多么喜欢名柯。但是当初三的时候我重新打开那个写着梦想的纸条的时候,我愣住了,我没想到我会写下Detective这个词。后来我明白了一件事情,我只是喜欢名柯,但是我不想成为他。
如果你早一点问我,我说不定还会坚定不移地告诉你某种职业,但是越长大,我对这样的清晰的定位却越模糊,后来干脆消失不见。我不知道以后的路会怎样,生活太大,我不想把我自己的未来困在一种固定的模式里面。在高二之前,我的梦想简单的要死,说出来甚至矫情。我要和我的文字在一起。就是这样,我以为高一最后那场家长会,我毫不犹豫地写下史政的时候,我便完成的愿望,可以和我的文字厮守一生。所以我没有太仔细地考虑过以后的事情。
那个空白之后,我想了很久,最后是这样写的:现在的我还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但却知道自己不要什么,我希望将来我的不会后悔现在的自己,我希望我走过的每一步都是坚定而有力的。
其实这不算答案,但是还是把它当作答案吧。
暑假的课上到了28号,今天放假。早晨六点的时候醒来,似乎已经成了习惯。最近几天莫名地睡的不安稳,意识清醒,游走在睡眠与醒着的边缘。窗子开着,有风。裹紧被子,很喜欢外面很冷,而裹着被子温暖的感觉。
夏初时种下去的薄荷,如今已经长得很茂盛了,一开始的时候还会担心它会死掉,有光,有水,植物的生长似乎就是这么简单。不用去想叶绿体,线粒体,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只是看的见它的成长。
每次中午去姑姑家吃饭,都会看到楼下种着的向日葵,虽然在曈临里这么久,也习惯了那句,愿为葵子,向阳而生。但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见过真正的向日葵。真正的向日葵不像传说中那样,它的脸永远向着太阳,它因为沉重的花盘的缘故看上去总是在微微地颔首,但它真的漂亮,黄色的花瓣在细雨中显得格外的温暖。
偶尔做摘抄,在几百本电子书里翻来翻去,去找不到一本静下来看一看,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功利化了,我不知道,我脑海里想的是,找一些“高大上的东西”,写在作文里面可以用起来。“高大上”的后果就是,我看不懂。比如说,昆德拉的《不朽》,王小波的《万寿寺》,尼采那个疯子更别说了。他们离我太远了,远的让我甚至我法接近。
有的时候,我们我们关注的不是我们可以安静地看完一本书,而是我们可以和别人谈论这本书。在网上看到的这句话。
晚上的时候,灯莫名地跳闸,那是一瞬间陷入黑暗的状态,并没有太多的恐慌,我习惯黑暗,并且很适应它。打开门,去了阳台,抬起头来看星星。星星很暗,若隐若现,盯着几颗稍微明亮一些的看了很久。想象着小王子在哪个星球,那里有他的玫瑰花,想象着Doctor在哪一个星球之上,孤单地乘着他的TARDIS。有的时候,我就是这么傻的人。仰着脖子很累,我不知道是算不算一种仰望的姿态,或许没有虔诚,只是发呆而已。远处是一片荒野,什么也看不清,路灯悬浮在空中,如同长长地电车一般行驶到黑暗尽头。橙色的光芒,既不刺眼,也不昏暗。周围寂静,一片蝉鸣。
要庆幸自己得到机会能够为一件美好的事物竭尽全力,要相信人所坚持的应会有回报,只是一切结果需要时间抵达,如同星光穿越宇宙进入视线,它需要时间。
摘句。安妮,《眠空》。
八月无事,夏末秋凉,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