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中,老人们见面总会聊起年轻人们做的事情。除了议论结婚了吗?要孩子了吗?要二胎了吗?还会说起年轻人做事情没长性和花钱大手大脚。
父母和伯伯家老两口都是做锅碗瓢盆等的小买卖做了有近30年的时间,他们对“长期主义”也就是他们口中的“有长性”的理解是这样的。
关于“有长性”
· 长期做才能脸熟
按照阴历,每隔五天是一个地方村或镇的集市时间。一般只有市里的集市是在周末时间开放。用老人家的话说,只有你一直来这个地方卖东西,当地的人看着你都脸熟了,人家自然下次还找你。当然前提是,你前面做的都是诚信的生意,否则人家记得的只能是,可别在这家买,上次……。
· 长期做才能把握机会
投资中风险和机会总是会出双入对。老人们的经营理念中也存在这样的理论,只不过他们只是单纯而勤劳的觉得下雨天,别人都不去,我才有机会抢独行,卖的更多。所以他们总是风雨无阻。
· 长期做才能积累经验
老人们做买卖久了,积累了很多的经验。比如,他们进货会采用期货的方式,先付定金,以防后面涨价。他们会在集市上组成一个临时行会,以保持互相不进行恶性价格战。等等。
30年的行业经验让他们成为了这方面的行家,他们可能会是别人眼里的“磨器人”,所谓“磨器人”就是干活太过细致,太过闲不住的人。但是这是他们财富积累的法宝。
所以他们看到年轻人做一行换一行,怕苦怕累,只得摇头叹息:“这会儿的小孩儿们,没长性。”
关于花钱大手大脚
在大部分的老人眼里,好像所有的年轻人花钱都是大手大脚的。这可能跟我们上一辈的老人们当年受的苦挨的罪有关。而年轻人也总觉得老人们太过精打细算、斤斤计较。其实,老人们只是在吃穿上觉得年轻人花钱没谱,如果年轻人把钱用在靠谱的生意中、学习中他们是不会这么评价的,正如他们相当大方的投资在对子女教育上。
这其实是他们内在的长期主义的特质、价值观。只有重要的事情、更重要的事情,才值得投入自己的财富。
老人们的生活哲学值得我们细细品味。